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楼主: 励杏老人

何谓“毒药”?古典中医中“以毒攻毒”是什么意思?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1/7/6 16:06:31 | 显示全部楼层
听说吃蟾蜍能治病,能补身,结果悲剧了连吃三天蟾蜍,男子再没醒来专家表示:除了蟾蜍,还有许多偏方都不能乱吃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6月11日05:49  浙江在线-钱江晚报
  昨天下午1点15分, 一名53岁的男子被紧急送到杭州市中医院。送到急诊室的时候,他就处于昏迷状态,有呼吸,没心跳。医生抢救了一个多小时,还是回天无力。

  仔细一问,才发现原来最近三天,他一直在煮蟾蜍吃。医生说,很可能就是蟾蜍体内的蟾蜍毒让他始终无法恢复心跳。
为补身子,他连吃三天蟾蜍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6月11日05:49  浙江在线-钱江晚报
  医生觉得很纳闷,因为有呼吸没心跳的病人,急诊室里遇到过不少,送得及时的话,一般都能恢复心跳。可这次“怎么救也没反应”。医生随后断断续续地了解了些情况:原来,病人的食道不大好,听说吃蟾蜍能治病,最近3天,每天都把蟾蜍煮熟吃,来补身子。昨天是第3天。没想到这次吃完,男子说有点胸闷。家属一看情况不对,就赶紧把人往医院里送,遗憾的是,还是没能救回来。

  当班的一名医生告诉记者,“我了解到的信息是,蟾蜍体内有蟾蜍毒,用量不能超过3毫克,超过这个量,就会抑制心肌。一般吃完半小时后就会有反应。”这种说法,恰好也能解释,为什么抢救了半天,男子始终无法恢复心跳。



 楼主| 发表于 2011/7/6 16:13:1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从病例谈临床思维。。。。2011-02-25 23:08:59|  分类: 经方实验录 |  标签:经方  炙甘草汤  肿瘤   |字号大

小 订阅
                            一笑堂主人:尹周安(南华附一中医科)
                    个人博客:http://yinzhouan1982.blog.163.com/

题记:近日来,全国有不少的中医爱好者通过博客,通过电话,通过QQ前来与我交流中医,交流经方,我倍感荣幸,但又甚感焦虑。诚如刘观涛兄所言“连我们这些人都有不少粉丝的关注,不是我们的中医水平有多高,而是现在的中医水平有多差”,在中医这个领域,似乎已经没有业内业外之分了,我看到了太多的自学中医,自学经方的一些中医爱好者对于中医,对于经典,对于经方的领悟和见解甚至与比学院派的经方大家都可以相提并论,甚至还有初生牛犊不怕虎之势。正是这些中医爱好者对于中医的热情,对于经方的执着感动着我,我这些天也是带病上班,今天又是带病写博,感觉太久没有更新日志,有些对不住关注我博客的新老朋友了。。。

   

廖某某    女    72岁     住院病人  2010年7月入院。

病史简介:反复咳嗽咯痰胸闷气促10年余,加重胸痛6月入院。入院前门诊经过肺部CT相关检查确诊为右肺中央型肺癌。患者家属放弃手术,化疗。患者乃本院职工家属,性格极其固执,拒绝输液,拒绝服用西药。甚至有很长一段时间连中药都不肯服用。

或许大家会问:那她住院干啥?就是为了疼痛厉害的时候方便使用止痛针(强痛定,杜冷丁针)。就这样,这位老人家在我们科里也由普通病人,晋级成了有名的“科主任”(呵呵,对于一些长期住院的病人的称呼)。

我多次建议患者出院转门诊治疗,诸多原因,患者就是拒绝出院。连续几个月下来,患者俨然成了一名合法的“吸毒者”(长期依赖止痛针剂很快就成瘾),从进院时的几天打一次止痛针,到一个月前的一天打几次止痛针,终于有一天,在春节前的一天,患者肩背疼痛大发作,连用两次杜冷丁都失效。。。

“是该给她戒毒了”。。。我这样对学生说。

那天胸背疼痛发作的时候,全身发冷,抖擞,甚至鼻涕俱下,精神萎靡,呕吐清涎不止。大便干结,数日未解。舌质紫暗,苔白厚腻,脉沉细无力。。。



  从内科学辩证上来看,胸背疼痛可以按胸痹论治疗(患者的确还有冠心病);从证型上来看,是乎这也是一个典型的痰浊内阻证,瓜蒌薤白半夏汤,温胆汤,半夏厚朴汤,甚至涤痰汤,导痰汤等都是可选之方。。。

如果大家还认为有淤血,那是对的,舌质紫暗,胸痛彻背,全方加入桃仁,红花,当归,川芎等都是情理之中的。。。

但是我告诉大家一个非常遗憾的结果。以上的思路,在患者住院的近半年来,我几乎都尝试用过,坦率的说,基本是没有效果,或者说没有见到“眼前一亮”的效果。。。

或许大家会问:是不是剂量太轻?答曰:非也,该患者的化痰剂量都是常人的两倍,看着患者纳呆,看着患者那厚厚的舌苔,我恨不得把病人泡在“化痰药”中。。。

或许大家会问:会不会是服药的时间不够长,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答曰:非也,虽然患者拒绝了西药治疗,但是在我的极力劝说下,患者除了有一个多月没有服用中药之外,其余的近5个多月时间都是服用中药,化痰药服用数月也算是我病人当中最久的一个了,然而遗憾的是患者舌苔上的白苔丝毫没有变薄的迹象。。。

或许大家会问:痰浊形成,与肺脾肾三脏功能失常有关,是不是可以考虑从宣肺,健脾,温肾入手?答曰:这种考虑我早有虑及,温肺之甘草干姜汤,化饮之苓甘五味姜辛汤,健脾之六君子汤加炮姜,温肾之真武汤,甚至合用金匮肾气丸等,真可谓用心良苦,然而疗效的确差强人意。。。



如今,西药止痛都失灵了,无招可用之时,我不得不反思。。。

肿瘤疾病中医该如何来认识?我们最想解决什么问题?当前疼痛之时,中医又该如何认识?

那天我值班,又是病人疼痛发作之时。我再次来到病人床前,病人一看就是恶病质,形体消瘦,在给患者做体格检查的时候才发现,什么叫大肉尽脱,什么叫肌肤甲错,什么叫四肢逆冷,看看这个病人,就不必多言了。。。



冷汗淋漓,四肢逆冷,精神疲惫,但脉尚有一线之力。虑其有阳脱之证,急与艾灸关元,涌泉,气海,百会,足三里等穴位,我亲操作,并采用爱爱医白术散老师之艾灸方法(数根艾条捆在一起同时行灸法),同时配合服用大剂量的参附汤合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半个小时后,患者呻吟痛苦之声慢慢减少,四肢逐渐转温。。。



当前的阳脱症状得以解决,下一步治疗该如何进行?

再回到以前的温阳化饮之老路上来?但实践结果已经证实这种思路—效果不佳。。。

如果不采用温阳化饮又该如何思考呢?。。。



看上去一个恶病质的病人,形体消瘦,大肉尽脱,精神不振,大便干结。。。看上去象一个虚劳至极的患者?难道可以按虚劳病论治?

虚劳至极之方应该是炙甘草汤,这个病人怎么看也不像是炙甘草汤的方证---因为患者纳差,呕吐痰涎,舌质紫暗,苔白厚腻。。。



或许大家难以想象一个医生,面对复杂的病证时,自己都在犹豫之中,自己都有些忐忑不安,那是一种怎样的复杂心情。。。真可谓,病者病病多,医者病病道少。。。

在反复的斟酌之中,我最终选择了从患者的整体情况来考虑,按虚劳至极论治,选择了大剂量的炙甘草汤。。。。舍去了患者纳差,呕吐痰涎,舌质紫暗,苔白厚腻这些看上去象痰饮之症。。。

方药如下:

炙甘草25  桂枝25  生地60  麦冬30  党参30

火麻仁25  阿胶25(兑服) 生姜1两 大枣10粒

黄酒1碗,水两碗,熬成一碗,不拘时服用。

3剂。

炙甘草汤就在这种纠结的情况下开出去了。。。

但是心中其实是没有底气的。。。因为处方之时没有做到“无半点尘”,毕竟还是有很多矛盾的症状不能用简单的方证来解释。。。

就在我困惑之时,我挂了个电话,给深圳的方兄求助,我把病情简单的介绍之后。。。

方兄问曰:此人看上去像个非常虚弱之人吗?

答曰:正是,一个典型的恶病质。。。

方兄答曰:知道是恶病质,那你就给她开最补的方子嘛。。。

答曰:我开的是炙甘草汤,但是有些地方想不通?比如纳差,呕吐痰涎,舌质紫暗,苔白厚腻这些症状。。。

方兄答曰:纳差,呕吐痰涎,大便干结,其实这些都可能是西药止痛针(包括曲马多,去痛片,西乐葆,吗啡等,杜冷丁)的副作用。。。

脾胃受损,最宜用甘味之药缓缓和之。。。

     。。。

   简短的几句话,真的如坐春风,醍醐灌顶,把我的疑惑,疑点驱散的烟消云散。。。

   “患者久病可能有瘀血,故见肌肤甲错,舌质紫暗,可以配合服用大黄蛰虫丸吗?或者加入一些活血化瘀药可行吗?”我继续问道。

   “这个你看着办吧。。。”方兄就在这句“你看着办”的话语中挂断了电话。。。



  疗效纪实:

   患者自从服用大剂量的炙甘草汤之后,患者使用止痛针剂次数大大减少,以至于春节平稳渡过,甚至有十多天没有使用一次止痛针,这是近几个月来前所未有的事情。精神也有好转,大便每天一次,胃口竟然大开,患者重新拾起自信,每次查房都说—尹医生,我现在什么都不相信,就相信您开的中药,我什么治疗都不做,就吃您的中药。。。

    更加令我感到意外的是:患者呕吐竟然基本未作,舌苔也有转薄之象,更有意思的是,患者竟然几天前还可以下床洗澡(要知道,患者自从住院以来,几乎是卧床,从未下床,更不用说洗澡。。。),近日复查肝功能,肾功能,血常规,血气,电解质等检查,除开轻微的低钾之外,所有的检查基本正常,就连她的陪护都说“好多了,好多了”。。。

如今,天天一副炙甘草汤,我们不期望炙甘草汤可以把肿瘤治愈,但是炙甘草汤已经在提高病人的生活资料,减轻病人的痛苦,能解决病人的吃喝拉撒睡的问题,生命就可以继续,不管是不是肿瘤。。。

但愿炙甘草汤可以续演生命的奇迹。。。



附注:

一直想把这个案例整理出来,但是实在不知道从何下手,原因是多方面的,在这个病人身上,值得反思的东西很多。。。

其一,对于肿瘤晚期的病人,病人的心态如何调整,病人家属该如何面对?

很多情况下,患者其实心里是知道的自己的病情的,但是她不愿意面对,以至于在痛苦面前,选择了放弃;在种种现实问题面前,很多肿瘤患者的家属选择了放弃,甚至选择了“抛弃”----把病人“丢”进医院就不管了,不管病人的生活,不管病人的心理,也不管病人的病情,只关心还能活多久,尽量减少病人痛苦(其实就是用止痛剂),以至于很多病人选择了自残,自杀。。。

这个病人甚至用绳子勒自己的脖子,因为实在是太虚弱,自杀未遂,但是今年春节期间我们科里还是发生了肿瘤病人心理承受能力太差,跳楼自杀的悲剧。。。更加可悲的是,患者家属事后还在科里闹事,索赔(我实在找不出我们做错了什么,他们索赔什么)。。。

其二,医生,很多时候不愿意放弃生命,即便病人家属已经放弃。在这个病人身上,我不止一次对病人家属说—可以放在门诊治疗,吃点中药,比呆在医院要好。我常常对病人及病人家属说:医生的职责不是把病人留在医院,而是通过治疗,使病人重新回归到正常的生活当中,让病人重新恢复正常的家庭,社会,学习当中。。。正是这种不放弃,我才会去反思,去寻求新的思路,似乎柳暗花明,这种感觉真好。。。

其三:临床思维,不是一蹴而就,更不是纸上谈兵,很多时候都是在临床实践中历练出来,都是在一次一次失败中总结出来的。从这个层面上说,真的要感谢病人,感谢他们用自己的生命,用自己的健康为我们提供了实践的机会,感谢他们为医学,为中医,为经方的发展做出的贡献。。。因此,我们这些秉持中医衣钵之人,还有什么理由不好好总结,还有什么理由和心思弄虚作假?

经方的路还很长,也很崎岖,正是因为崎岖,有惊喜,所以这边的风景独好。。。
发表于 2011/7/6 16:19: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比勒 于 2011/7/6 16:25 编辑

回复 励杏老人 的帖子

我不深入中医学讨论以毒攻毒了,本身我主要注意力集中在中医的保健,中医的临床的具体操作我实在没兴趣,中医的临床原理和保健原理都是有相通之处。做好保健就很少需要什么临床了。我觉得我现在的亚健康就是远离传统武术饮食医疗文化的报应,但这也不能光怪我,整个社会环境就是抛弃传统文化然后西化。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自由,都要为自己的选择收获点什么,或者是健康或者是虚弱。       如果你为自己和自己的后代考虑,你的注意力应该放到中医保健上面。至于得了重症的人怎么办?这就是他们舍弃传统的报应,一个中国人对传统不感兴趣,根本不配称为中国人,血统是,文化角度不是,既然他们这么喜欢西方,都成了黄皮白心的人,那么就等西医的发展了然后来治他们的重症和顽症。等到西医表示无能为力,他们想通过随便找一个中医找什么偏方来治好自己的病,呵呵,哪有这么便宜的事啊,你知道谁才是中医高手吗?你的身体还经得起几次试验啊?  
发表于 2011/7/6 16:24:2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不是医生,我只是想劝劝中医临床医生,我不看好中医临床医学的前途和钱途。方舟子们已经提出中医废医存药了,呵呵,中国一步一步西化,你们的前途在哪里?
发表于 2011/7/6 16:31:56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重症患者,我只想说,如果你不学会自己独立思考问题,你只可能被别人愚弄,你损失的可不仅仅是健康,社会的哪个行业没有这些问题呢?健康,财富,权力,荣誉,这些东西都将远离你,也会远离你的后代。
发表于 2011/7/6 16:36:39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东毒克西毒
 楼主| 发表于 2011/7/6 17:57:21 | 显示全部楼层

修正:古典中医中一切有偏性的药都可称为“毒药”。《素问·异法方宜论》:“其病生于内,其治宜毒药。”《素问·脏气法时论》:“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
发表于 2011/7/30 17:37:26 | 显示全部楼层
药不对证,参芪亦为毒药
药证相符,硝黄亦为补药
发表于 2011/7/31 05:02:5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帖子怎么有这么多屏蔽的会员和发言,

我比较认同励杏老人的观点,毒性来源自偏性,而万事万物都有偏性,只是大小而已,没有偏性的只有‘空无’。

凡可引起组织损伤的,都是毒药吗?那么开水是毒药吗?

以毒攻毒治疗肿瘤应当是下医所为了,和西医的化疗并无区别了。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1 11:01: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励杏老人 于 2011/10/21 17:17 编辑

《素问•异法方宜论篇》曰:“其病生于内,其治宜毒药。故毒药者亦从西方来。”

《素问•移精变气论篇》曰:“今世治病,毒药治其内,针石治其外。”又曰:“故毒药不能治其内,针石不能治其外,故可移精祝由而己。”

《素问•汤液醪醴论篇》曰:“当今之世,必齐毒药攻其中,镵石针艾治其外也。 ”  

《素问•脏气法时论篇》曰“毒药攻邪,五谷为食。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

《素问•宝命全形论篇》曰:“夫盐之味咸者,其气令器津泄;弦绝者,其音嘶败;木敷者,其叶发;病深者,其声哕。人有此三者,是谓坏府,毒药无治,短针无取,此皆绝皮伤肉,血气争黑。”又曰“木得金而伐,火得水而灭,土得木而达,金得火而缺,水得土而绝,万物尽然,不可胜竭。故针有悬布天下者五:黔首共余食,莫知之也。一曰治神,二曰知养身,三曰知毒药为真,四曰制砭石小大,五曰知腑脏血气之诊。五法俱立,各有所先。今末世之刺也,虚者实之,满者泄之,此皆众工所共知也。若夫法天则地,随应而动,和之者若响,随之者若影,道无鬼神,独来独往。”

《素问•五常政大论篇》曰:“帝曰:有毒无毒,服有约乎?岐伯曰:病有久新,方有大小,有毒无毒,固宜常制矣。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

《素问•示从容论篇》曰:“帝曰:子别试通五脏之过,六腑之所不和,针石之败,毒药所宜,汤液滋味,具言其状,悉言以对,请问不知。雷公曰:肝虚、肾虚、脾虚皆令人体重烦冤,当投毒药、刺灸、砭石、汤液,或已或不已,愿闻其解。”

《素问•疏五过论篇》曰:“故曰:圣人之治病也,必知天地阴阳,四时经纪,五脏六腑,雌雄表里,刺灸砭石,毒药所主,从容人事,以明经道,贵贱贪富,各异品理,问年少长,勇惧之理,审于分部,知病本始,八正九候,诊必副矣。治病之道,气内为宝,循求其理,求之不得,过在表里。守数据治,无失俞理,能行此术,终身不殆。不知俞理,五脏菀热,痈发六腑。诊病不审,是谓失常。谨守此治,与经相明,上经下经,揆度阴阳,奇恒五中,决以明堂,审于终始,可以横行。”

《灵枢•九针十二原篇》曰:“余子万民,养百姓而收其租税。余哀其不给而属有疾病。余欲勿使被毒药,无用砭石,欲以微针通其经脉,调其血气,荣其逆顺出入之会,令可传于后世。必明为之法,令终而不灭,久而不绝,易用难忘,为之经纪;异其篇章,别其表里,为之终始。令各有形,先立针经。”

《灵枢•论痛篇》曰:“黄帝问于少俞曰:筋骨之强弱,肌肉之坚脆,皮肤之厚薄,腠理之疏密,各不同,其于针石火焫之痛何如?肠胃之厚薄、坚脆亦不等,其于毒药何如?愿尽闻之。少俞曰:人之骨强、筋弱、肉缓、皮肤厚者,耐痛,其于针石之痛火焫亦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6/1 23:37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