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查看: 1424|回复: 2

中医研究从现象到本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7/2 08:38: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卖瓜的人从西瓜的外观到拍击时发出的声音就可以判断出西瓜的成熟度;有经验的司机从汽车发出的声音就可以判断出车子出了什么毛病。都是从外在的现象来分析内在的问题。同样,中医师也是从人体出现的各种现象来分析其病症所在,从而进行药物治疗的一个过程。
  《伤寒论》、《金匮要略》中的内容,讲的都是出现了什么症状,就用什么药物来治疗。讲的是“有是症,用是药。”
  如:
  “太阳病,头疼,发热,汗出,恶风者,桂枝汤主之。”
  “夫失精家,少腹弦急,阴头寒,目眩,发落,脉极虚芤迟,为清谷亡血失精,脉得诸芤动微紧,男子失精,女子梦交,桂枝龙骨牡蛎汤主之”。
  如果对症用药,对号入座,也是非常灵验的。但往往是人得病不会照着书中的内容得,书中也没有所有病的治法内容。就是名家,有时也在猜测是寒是热,这就为对症医治提出了考验。
  清代黄元御上承四圣心法,于各种繁杂病症的现象中加以立意,以象达意,直达经络脏腑,把人体五脏六腑及经络的问题,于是治则出现了。
  在《素灵微蕴》飧泄解中提出了治法:“燥土暖水,疏木达郁,清金降逆。水温土燥,则土气回旋,木升金降,痰消而嗽止,水利而便调矣。”按治则再来用药,则不失规矩。如不能把现象归类到说象中,而是由现象直达用药,则难以把身体病症本质讲明。故黄元御在《伤寒说意》中,讲“是故意贵乎得而言贵乎忘。”得意而忘言也。所以有学者不明此道,以强言背诵伤寒等名著,以为高明,以为学医之必经道路。“筌所以在鱼,得鱼者必忘其筌。”是以不看《伤寒悬解》、《金匮悬解》者,难以窥视人体脏腑疾病之全貌,这也正是黄元御注释一火薪传的原因。
  所以中医研究,从现象到本质之中,还须立意,以象达意,才能真正达到疾病的本质问题。这也是学习中医的捷径。
 
发表于 2014/7/3 22:00:21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从现象到本质理解为:直接到现代科学的本质不是更好。
我认为中西医结合目前已经可以做到了,虽不能完美,也能做到基本可以。因为科学是发展的,没有任何科学说是到头了,完美了。
发表于 2015/2/1 10:17:49 | 显示全部楼层
中西医可以互相参考,中西医结合不提也罢,系统不同,思路不同,思想不同,怎么结合?
中医才是从现象到本质的研究,中医为本,西医只能参考!甚至很多时候,要忘掉西医病名,才不会对中医治疗造成干扰!!!
支持楼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6/5 05:0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