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查看: 17083|回复: 33

野医别类讲:残局我来收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5/11 01: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有了手写板不怕费字了,讲细些。也是二00三年春的一件事。

     有一忘年交老友,七十岁了,当过公安局长(副的),有一张英俊的脸盘,很威严。两

年多未见。一天他忽然来作客。我一怔,那张英俊威严的脸哪里去了呢?嘴歪眼斜的很

不顺眼。落座上茶,老友这里喝,那里漏的,开口说话,呜哩哇啦,很难听清。我忍俊

不禁,捂嘴笑了起来。好歹听清老友说:"可笑啥呢?"我忍住笑,说:"就这个样子,也

不戴个口罩就敢从街上走过来,你就不怕人笑你?"老友说:"两年啦,惯了。"我说:"你

就不嫌难看?怎么不到医院看看呢?"老友说:"谁说没看。。。"为叙述方便,我把老友

的"胡言乱语"整理一下,不然你们更听不清。

     2000年冬天的一个早晨,老友晨练后,回到家里对镜子一照,自已也不认识镜子里的

人是谁了,回头一看,家里没有别人呀?回头再照,就是自已呀,怎么嘴也歪了,眼也

斜了。于是赶怏往医院跑,医生说是中风了,CT什么的是免不了的。然后打针输液吃药

折腾了一年,依然照旧,医生说就这样了,回去吧;老友不甘心,又找了一个隐居不出

的民间老中医扎针,老中医几十年治好了无数个口歪眼斜的,这次扎了三个月,无果,

硬是栽倒在老友的歪脸上;老友还是不甘心,听说一位当地名医赴美七年,一根银针扎

遍世界十几个国家,现在回来了。赶快去找,一扎又是半年,还外加贴法,据说是贴左

正右,贴右正左。一概无效,又把人家名医给栽了;老友甘心了,可偏我的那位把妻子

当小白鼠的医友说还能治,于是给老友配了什么蜈蚣、蝎子、、、五毒散用酒服,三个

月过去,照旧!一张歪脸连毁三个名医一座医院的名声,实在可恶之极!

    我说:"你怎么就不找我呢?"老友说:"笑话,你啥时侯会看病了?"我戏曰:"昨晚梦

了个梦,今天就会看病了。"老友同意我看,和我约好明天取方。

     其实,我哪里治过这病呢?但我相信能治脱疽就能治它。人家前面的把什么法子都用

了,但给我留下了中药汤剂这条路。可我就偏只会用草药,虫类、动物类我从来不用,

我信佛。在这里我要感激[中药汤剂临床新用途]一书的编辑们,因为我在书中查到一方,

"正容汤"!多么好听的方名啊!就是它了。于是原方照录,只加了白芷3克、石菖蒲10克

又随时起了一卦,竟是一好卦,预示18剂便好。第二天,老友取方,我嘱其一次性抓十

八副药,一气服完,不许中途放弃。

   七天后,老友打来电话,说是眼皮可以抬起来了,嘴也不那么歪了。我说,继续服药

不许停顿!第十天,老友又打来电话,说是全正了,不想喝药了。我说,不行!十八副

药必须喝完!   其实,我只是想维护卦示的严肃性,为了証明预测的准而让老友多喝了

八副药。老友高兴至极,竟给我这个晚辈提来两条好烟,登门感谢。我稍作推辞便留下

了。两条烟的价钱比他吃的药钱多了去啦!
发表于 2007/5/11 10:31:44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野医兄,终于想通了.你若不浮头,有人要发通缉令了.你那位老友当时怎不怀疑被人换了面"哈哈镜"呢?你的故事还欠了一点整理,他面瘫前一二天应该有些迹象呀,如;无故垂涎三尺(嘴角流涎)......等.老兄这回可是你轻描淡写了.
 楼主| 发表于 2007/5/11 10:53:3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唐医易 于 2007/5/11 10:31 发表
哈哈!野医兄,终于想通了.你若不浮头,有人要发通缉令了.你那位老友当时怎不怀疑被人换了面"哈哈镜"呢?你的故事还欠了一点整理,他面瘫前一二天应该有些迹象呀,如;无故垂涎三尺(嘴角流涎)......等.老兄这 ...


老友当时并未说他垂涎三尺,我也没研究过面瘫,真的不知道还有兄说的这种先兆。
发表于 2007/5/11 11:32:40 | 显示全部楼层
在中医的脉.因.症.治中寓故事,这样更能让人容易记忆,以方便后学.而故事的特色只须把握好分寸便可.你看金庸在小说里把经络穴位讲得乱七八糟,却没人站出来批评他,他若要写医林小说还比不上你呢.对了,我还没读过你说的那本书,能不吝赐教把"正容汤"写给我吗?Email:a13729892349@126.com我想看看它的配伍有何独特.
 楼主| 发表于 2007/5/11 15:13:4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唐医易 于 2007/5/11 11:32 发表
在中医的脉.因.症.治中寓故事,这样更能让人容易记忆,以方便后学.而故事的特色只须把握好分寸便可.你看金庸在小说里把经络穴位讲得乱七八糟,却没人站出来批评他,他若要写医林小说还比不上你呢.对了,我还没读过你 ...


正容汤(明。[审视瑶涵])羌活、防风、秦艽、胆南星、制半夏、木瓜、甘草、茯神木、生姜各9克、白僵蚕、白附子各6克。[我加白芷3克、石菖蒲10克]

临床运用以口眼娲斜,伴有苔薄白或薄腻为其汤证之要点。

我信佛,但白僵蚕还是用的,因为蚕是自己死了的。鹿角胶也用,因为并未伤其命。
发表于 2007/5/11 16:45:05 | 显示全部楼层
哦,原来是古方新用.那是眼科大全.加白芷走阳明,好棋!过去我用补阳还伍合牵正散,仁兄用治眼方愈面瘫.妙!
发表于 2007/5/11 17:10:58 | 显示全部楼层
野医
有了手写板不怕费字了,。。。

手写板会不会很贵啊?
“费字”二字令人费解



会不会再有复发啊?说说用药的道理啊!
发表于 2007/5/11 17:20:03 | 显示全部楼层
按宋·竇唯的説法:
中风

此病皆因房事,六欲、七情所伤。真气虚,为风邪所乘,客于五脏之俞,则为中风偏枯等证。若中脾胃之俞,则右手足不用;中心肝之俞,则左手足不用。大抵能任用,但少力麻痹者为轻,能举而不能用者稍轻,全不能举动者最重。邪气入藏则废九窍,甚者卒中而死。入府则坏四支,或有可愈者。

治法:先灸关元五百壮,五日便安。次服保元丹一二斤,以壮元气;再服八仙丹、八风汤则终身不发。若不灸脐下,不服丹药,虽愈不过三五年,再作必死。然此证最忌汗、吐、下,损其元气必死。大凡风脉,浮而迟缓者生,急疾者重,一息八九至者死。(中风之证,古方书虽有中藏、中府、中经脉之别,然其要不过闭证与脱证而已。闭证虽属实,而虚者不少,或可用开关通窍行痰疏气之剂。关窍一开,痰气稍顺,急当审其形藏,察其气血,而调治之。更视其兼证之有无,虚实之孰胜,或补或泻;再佐以先生之法,庶几为效速,而无痿废难起之患矣。至若脱证,唯一于虚,重剂参附或可保全,然不若先生之丹艾为万全也。子见近时医家,脱证已具三四,而犹云有风有痰,虽用参附而必佐以秦艽、天麻、胆星、竹沥冰陷疏散。是诚不知缓急者也,乌足与论医道哉。)

治验
一人病半身不遂,先灸关元五百壮,一日二服八仙丹,五日一服换骨丹,其夜觉患处汗出,来日病减四分,一月痊愈。再服延寿丹半斤,保元丹一斤,五十年病不作。千金等方,不灸关元,不服丹药,惟以寻常药治之,虽愈难久。

一人患左半身不遂,六脉沉细无力。余曰,此必服峻利之药,损其真气,故脉沉细。病者云:前月服捉虎丹,吐涎二升,此后稍轻,但未全愈耳。余叹曰:中风本因元气虚损,今服吐剂,反伤元气,目下虽减,不数日再作,不复救矣。不十日果大反复,求治于余,虽服丹药竞不能起。

如此如此

有这方面经验的多谈谈啊。窦唯的灸法有没有用过的啊。
真有复发不救的吗?
发表于 2007/5/11 17:45:4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估计野医不会去试.五天灸五百壮,那地方不成蜂巢了.我过去一般不超八壮(每次每处).野医用键盘都嫌麻烦,试想每天一百壮,难道他用的艾粒如小米.
发表于 2007/5/11 18:12:3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唐医易 于 2007/5/11 17:45 发表
我估计野医不会去试.五天灸五百壮,那地方不成蜂巢了.我过去一般不超八壮(每次每处).野医用键盘都嫌麻烦,试想每天一百壮,难道他用的艾粒如小米.


也可用灸条吧,记得灸书上说过灼痛一次算一壮。只是呛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6/16 22:29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