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查看: 2553|回复: 6

甘草干姜汤治呼吸气热,请各位指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0/25 11:51: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病号陈某,男,66岁,双上肺浸润你型肺结核服药四个月,诉呼吸时感觉气热大概2个月,开始吃青瓜、西瓜之后就觉得舒服,现在呼吸气热加重,早上6.7点开始热,然后逐渐加重,晚上12点之后就好转;吃青瓜无效,不能饮食,臀部瘙痒,影响睡眠,苦恼非常!
     脉搏:浅、弱、迟(只知道沉、浮、迟、数四种);舌:质淡红,苔白滑润,稍肥大,边无齿痕;无口渴、咽痛,小便黄,大便无异常。 血尿常规未见异常。
     处方:炙甘草30克  炮姜15克   2剂   煎服   
    上星期5的事了,今天病号电话告知:那天晚上喝了一剂就好了!可以安稳睡觉了。后来吃虾,身上瘙痒加重(现考虑:瘙痒应是寒、湿所成),后来又喝了一剂也不痒了!
     读唐火神的《医法圆通》所以用这个方子试试看,谁知一剂就好了,请大家指教一下其中机理。
 楼主| 发表于 2007/10/25 11:55:39 | 显示全部楼层
曾经再本论坛看到一下医案,我这个病号是”肺虚热“?
《肺阳虚证·唾沫》

    张应瑞医案:聂某某,女,45岁。1951年春,产后失调,体渐瘦赢,面色苍白,头眩晕,时唾白沫,咽干口淡,夜不安卧,舌无苔少津液。前医误认为血亏阴伤,曾以大剂养血滋阴,佐以化痰之剂,治疗经旬而病不减,唾沫增剧,神疲体乏。余诊其两脉细缓,右寸且弱,证属肺痿,遵仲景法,投以甘草干姜汤暖中摄液;干姜6克,甘草15克。
    晨进1剂,日方午唾沫大减。再进l剂,唾沫停止,安然入睡,翌日方醒。续进滋肺补气之剂,调养数日而愈。
    按语:肺痿有虚寒、虚热之别。本案时吐白沫,面苍白,头眩晕,口淡,脉细缓,右寸弱,已进大剂滋阴药而病反剧,故知此乃肺有虚寒也,投甘草干姜汤果中。
发表于 2007/10/25 13:35:46 | 显示全部楼层
没什么理论可讲,那些引经据典说的头头是道的,都是事后诸葛亮,都是以经释经,张仲景知道所谓的中医理论、解释不了临床上发生的一切,所以在《伤寒杂病论》中不怎么讲理论,把临床症状和事实如实地记下来告诉后人就行了。
火神派的理论我认为已经突破了内经上的中医理论,但大家都不敢说,还在找内经的语句去解释,我认为没必要,该突破时就突破,金元四大家的理论哪一个不引用内径,所以内径是一个混沌的产物,谁都可以引用,胡乱解释,没意义。
发表于 2007/10/25 13:44:45 | 显示全部楼层
所谓中医起源是由神农派和内经一派融合而成,神农尝百草,了解了药物的作用,但需要理论指导,所以借用当时的阴阳五行的哲学思想,所以产生医经派,为什么借用呢,因为要想从中找到规律性的东西,以指导用药,这些哲学思想有些对医学的发展是有用的,但是,因为二者是后天融合的,不是天生就在一起的,因此有些用药的现象不是所有医经济目前的中医理论能解释的。
  但如果你要强加解释也不是不可以,因为本身内经和中医理论的用语比较模糊,理论的内涵不确定性,使得则么解释都可以。

[ 本帖最后由 dequanli 于 2007/10/25 12:49 编辑 ]
发表于 2007/10/25 13:52:43 | 显示全部楼层
按火神派的理论,你的病号不是肺虚热,是中焦有寒,逼浮阳上越,所以口气热,从舌上就可以看出来
 楼主| 发表于 2007/10/27 23:38:05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有些名医就认为五行学说是胡扯
 楼主| 发表于 2007/10/29 18:00:22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过应该没有比五行更好的归类方法了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6/11 08:0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