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楼主: 河间金栋

【原创】《<内经>时代》补注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4/5/18 16:52:32 | 显示全部楼层
水性本甘,久浸其地,变而卤,卤味乃咸《尚书·洪范》:“一曰水……水曰润下……润下作咸。”孔《传》:“水卤所生。”孔《正义》:“水性本甘,久浸其地,变而为卤,卤味乃咸。《说文》云:‘卤,西方咸地。东方谓之斥,西方谓之卤。’《禹贡》云‘海滨广斥’,是海浸其旁地,使之咸也。《月令·冬》云‘其味咸,其臭朽’是也。”

金栋按:《礼记·月令·冬》:“其味咸,其臭朽。”郑注:“水之臭、味也。凡咸朽者皆属焉。”孔《正义》:“冬云‘其味咸,其臭朽’者,孔《传》云:‘水卤所生,故味咸。又水受恶秽,故有朽腐之气。’”

《吕氏春秋·孟秋纪》:“其味咸,其臭朽。”高诱注:“水之臭、味也,凡咸朽者皆属焉。气之若有若无者为朽也。”

《淮南子·时则训》:“其味咸,其臭腐。”高诱注:“水味咸也,水臭腐也。”

《白虎通·五行》:“水味所以咸何?是其性也。所以北方咸者,万物咸与所以坚之也,犹五味得咸乃坚也。”

《五行大义·论杂配》:“《礼记》云:‘冬之日,其味咸,其臭朽。’朽者,水之气也,若有若无,言气微也。亦云:‘水者,受垢浊,故其臭腐朽也。’许慎云‘朽烂之气’,北方气同此。味咸者,北方物咸,所以坚之也。犹五味得咸乃坚也。”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水生咸。”王注:“凡物之味咸者,皆水气之所生也。《尚书·洪范》曰:‘润下作咸。’”

又按:刘力红《思考中医·第一章略说中医的学习与研究》:“一次,廖老给我讲蛇伤的治疗。在旧社会,有些江湖郎中治疗蛇伤往往都会留一手,这一手的方法很巧妙,让你根本没有法办法察觉。郎中给你治蛇伤,很快就把蛇毒治住了,让你没有生命危险,很多症状也消除了,可就是有一点,伤口老不好,隔上一段时间伤口又腐烂,你又得到郎中那买些药,管上两三个月,就这样拖上一年半载,甚至更长的时间。在江湖上,这叫郎中钓病人,病人养郎中的招数。但是,这个窍门被廖老从父辈那里探知了。窍门就在忌盐,如果让病人忌盐几天,再吃上几剂解毒、生肌的药,伤口很快就长好,而且不再腐烂。就这么一点奥妙,可要是你不知道,就会被折腾的够呛。

听过廖老的这席话后,我就在琢磨,这不就是《内经》的东西吗?《素问·金匮真言论》上说:‘北方黑色,入通于肾,开窍于二阴,藏精于肾,故病在溪,其味咸,其类水,其畜豕,……其臭腐。’肾家的臭是腐,所以,凡属腐烂一类性质的病变都与肾相关。肾病需要忌盐,‘多食盐则伤肾’,这既是《内经》的教证,也是普通老百姓都知道的常识。蛇伤引起的伤口腐烂,忌盐几天,再吃几剂普通的中药,伤口便从此愈合,这是一个多么神秘而又极简单的事实。”

 楼主| 发表于 2014/5/18 16:53:42 | 显示全部楼层
清代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十三经”系指被儒家奉为经典的十三部古籍,即《周易》、《尚书》、《毛诗》、《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

汉代,立《诗》、《书》、《礼》、《易》、《春秋》于学官,定为五经。唐以“三礼”、“三传”合《诗》、《书》、《易》为“九经”;开成年间刻石国子学,又加《孝经》、《论语》、《尔雅》为“十二经”。至宋,列《孟子》于经部,始为“十三经”。

随着儒家之学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定于一尊,历代学者纷纷为诸经做注解,除注经之作外,后又出现了对旧注进行解释和发挥的义疏。南宋以前,经与疏各单行,南宋绍兴年间始有汇集唐宋之前最具权威性的“十三经”注、疏的合刊本,后复有十行本。……阮元以十行本为主,校以他本,主持重刻《十三经注疏》,并撰《校勘记》,号为善本,是迄今为止最好的本子。(上海古籍出版社,《十三经注疏》出版说明.1997年版)

蒋伯潜《十三经概论·绪论·十三经之完成》:“彼时所谓‘经’者,仅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六经无《乐》,实际上仅有五经。但‘经’之外,又有释经之‘传’焉,如《春秋经》之传,著录于《汉志》者有《公羊传》、《榖梁传》、《左氏传》、《邹氏传》、《夹氏传》五种,今尚存前三种;又有附经之‘记’焉,如《礼》有《礼记》,《乐》虽无经而有《乐记》。《论语》者,记孔子之言行者也,故亦附于经类;《孝经》者,孔子后学论孝道者也,依托孔子,故亦附于经类;《尔雅》者,缀辑汉代经师诂经之辞而成者也,故亦附于经类;此解传记之属,《汉志》均入之《六艺略》中。而先秦时人记其理想的官制之《周官》,《汉志》亦附录《礼》类,刘歆又改称《周礼》,以其依托周公,故以附于经也。于是《易》、《书》、《诗》之外,《礼》则《周礼》、《礼记》并《仪礼》而为三,《春秋经》则随三传而分为三,加以《论语》、《孝经》、《尔雅》,凡十有二矣。《孟子》,在《汉志》尚列诸子略儒家中。但赵岐《孟子题辞》谓西汉文帝时曾立博士,则其地位,在汉世已列于经子之间。五代时蜀主孟昶石刻十一经,去《孝经》、《尔雅》,而入《孟子》,此孟子入经部之始。及朱子取《礼记》中之《大学》、《中庸》与《论语》、《孟子》,定位四书,以为孔、曾、思、孟四子道统之传,于此可见。《孟子》在经类中之地位,于以确定;经部唯一大丛书‘十三经’,亦至是始完成焉。此十三经,宋以前已各有注;其疏,则亦至南宋时始告完全。清高宗乾隆时,既刻十三经经文于石,立之太学,而阮元又合刻《十三经注疏》,且附以校勘记。此十三经完成之经过也。”

十三经注疏:即《周易正义》,魏王弼等注、唐孔颖达等正义;《尚书正义》,汉孔安国传、唐孔颖达等正义;《毛诗正义》,汉郑玄笺、唐孔颖达等正义;《周礼注疏》,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仪礼注疏》,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礼记正义》,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春秋左传正义》,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春秋公羊传注疏》,汉何休注、唐徐彦疏;《春秋谷梁传注疏》,晋范宁注、唐杨士勋疏;《论语注疏》,魏何晏等注、宋刑昺疏;《孝经注疏》,唐玄宗注、宋刑昺疏;《尔雅注疏》,晋郭璞注、宋刑昺疏;《孟子注疏》,汉赵岐注、宋孙奭疏。

阮元:《辞源·阜部》:“公元1764-1849年。清江苏仪征人,字伯元,号芸台。乾隆五十四年进士。嘉庆、道光年间,历任户、兵、工部侍郎,浙、闽、赣诸省巡抚,两广、云贵总督。体仁阁大学士,卒谥文达。倡修《清史·儒林》、《文苑传》。历官所至,以提倡学术自任。在浙设诂经精舍、在粤立学海堂。撰《十三经校勘记》、主编《经籍纂诂》、汇刻《皇清经解》一百八十余种。在云贵总督时,其子福编元著诗文,按经史子集分类。有《研经室集》正续编,又外集五卷为《四库未收书提要》。”

《辞海》:“(1764-1849)清学者、文学家。字伯元,号芸台,江苏仪征人。乾隆末进士,官至体仁阁大学士。谥文达。曾在杭州创立诂经精舍,在广州创立学海堂,提倡朴学,主编《经籍纂诂》,校刻《十三经注疏》,汇刻《皇清经解》等。兼治金石、天文、历算、地理之学,撰有《畴人传》、《两浙金石志》、《积古斋钟鼎彝器款识》等。论文重文笔之辨,以用韵对偶者为文,无韵散行者为笔,提倡骈偶,对桐城派‘古文’的形式有所不满。有《琅嬛仙馆诗略》、《揅经室文集》等,后合为《揅经室集》。”

 楼主| 发表于 2014/5/21 17:28:18 | 显示全部楼层
5【原文】五行配五味最好解,亦有牵强处。五行为什么与五方、五季那样配,至今没人说清楚。北方水、南方火、东方木、西方金、中央土,靠常识说不通。四季为配五行改为五季尤难为常人接受。我们何以能让现在的青年从信数理化,一下子接受这种学说呢?
有人说:“我国地处北温带,从地理上看,东西南北中五个不同方位,气候条件有很大差异。经过长期观察,古人认识到,春季多东风,其风柔和温煦,万木荣发,大地苍青。……秋季燥凉,西风扫落叶,犹如金戈挥舞,一派萧杀。田里庄稼收割,大地脱下绿装,给人以白空之感。”(刘长林.内经的哲学和中医学的方法.科学出版社,198293
简言之,木配以东、春、青,就是西风扫落叶,如金戈挥舞,给人以白空之感来的。这说得通吗?春天果然多东风,秋天果然多西风吗?现代气象资料不能证实这一点。难道真的古时也其风正,今世也其风不正吗!况且风不论东西又都要去配木的。这样解只能使现代学生怀疑五行说。现行《中医学基础》教材中,连这种解释也没有。一个五行归类表,加上几句《内经》等书中的话,就算交待了五行说的渊源。这样,学生接受的五行理论必然不牢靠。它经不起有心人稍稍一推敲。

 楼主| 发表于 2014/5/21 17:29:54 | 显示全部楼层
【补注】
⑴北方水、南方火、东方木、西方金、中央土此乃五行配五方。为何这样配呢?

《白虎通·五行》:“水位在北方,北方者阴气,在黄泉之下,任养万物;水之为言准也,养物平均,有准则也。木在东方,东方者,阳气始动,万物始生;木之为言触也,阳气动躍触地而出也。火在南方,南方者,阳在上,万物垂枝;火之为言委随也,言万物布施;火之为言化也,阳气用事,万物变化也。金在西方,西方者,阴始起,万物禁止;金之为言禁也。土在中央,中央者土,土主吐含万物,土之为言吐也。”

《汉书·五行志》:“木,东方也,于《易》,地上之木为观”,“火,南方,扬光辉为明者也”,“土,中央,生万物者者也”,“金,西方,万物既成,杀气之始也”,“水,北方,终藏万物者也”。
 楼主| 发表于 2014/5/21 17:30:55 | 显示全部楼层
⑵四季为配五行改为五季四季(时)中增了季夏而成为五季(时),即春、夏、季夏、秋、冬,以与五行相配。源于战国时期之邹衍。

邹衍以五行相生理论为基础,于一年四季之中又增加了季夏而成为五时,完全是出于政治理论需要,为了与自然界五行之土相配类比推演而来,如此则进一步完善了“四(五)时教令”学说,为统治者一年之中每一个季节的行政指令作了具体安排。

如《周礼·夏官·司爟(guan灌)》:“司爟掌行火之政令,四时变国火。”郑玄注:“郑司农说以《邹子》曰:‘春取榆柳之火,夏取枣杏之火,季夏取桑柘之火,秋取柞楢之火,冬取槐檀之火。’”

《邹子》,即指邹衍。

一年之中,随着季节的变换,国家用火政令的木材也相应变换,称“四时变国火”。

“春取榆柳之火”,是指榆柳的木材是青色,春天是木德,木色青,所以用榆柳取火。
“夏取枣杏之火”,是指枣杏的木材是赤色,夏天是火德,火色赤,所以用枣杏取火。
“季夏取桑柘之火”,是指桑柘的木材是黄色,季夏是土德,土色黄,所以用桑柘取火。
“秋取柞楢之火”,柞楢的木材是白色,秋季是金德,金色白,所以用柞楢取火。
“冬取槐檀之火”,是指槐檀的木材是黑色,冬季是水德,水色黑,所以用槐檀取火。

古人对“季夏”最有代表性的两种说法:⑴夏季的最末一个月,即农历六月;⑵春、夏、秋、冬四季最后各十八天。经过当时医家改造后谓之长夏。

 楼主| 发表于 2014/5/21 17:32:36 | 显示全部楼层
附:“长夏”识

1、经文
《素问·金匮真言论》云:“所谓得四时之胜者,春胜长夏,长夏胜冬,冬胜夏,夏胜秋,秋胜春,所谓四时之胜也。”胜,相克之义。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之四时,依次序而循环,季节气候由温热而转寒凉,自然界万物赖以生长收藏,为何“四时之胜”中又有“长夏”呢?

2、五时之长夏
四时春、夏、秋、冬加之长夏谓之五时,系出于理论需要,为了与自然界五行之土、人体五脏之脾等相配而构建的五大系统使然。此乃《内经》以“人与天地相参”的观点,来阐述人与自然的关系,并以自然界存在的现象来解释人体的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即由“取象比类”-四(五)时五行五脏阴阳的整体观类比推演思辨而来。

《素问·金匮真言论》王冰注:“四时之中,加之长夏,故谓得五行(五)时之胜也。”恽铁樵《群经见智录》:“《内经》言五行配以五脏,其来源于天之四时。脏有五,而时仅四,故以六月为长夏,以配脾。”

长夏的词义当如王冰所云:“长夏者,六月也。土生于火,长在夏中,既长而旺,故云长夏也。”(《六节藏象论》次注)又说道:“长夏,谓六月也。夏为土母,土长干中,以长而治,故云长夏。”(《藏气法时论》次注)即“长在夏中”。长,当读掌zhang,非读常chang。

长夏在五行属土,在五方属中央,在五气属湿,在五脏属脾,在五体属肌肉。《素问·藏气法时论》云:“脾主长夏。”《新校正》云:“按全元起云:脾王四季,六月是火王之处。盖以脾主中央,六月是十二月之中,一年之半,故脾主六月也。”

六月,指阴(农)历六月,夏季最后一个月份,此时气候最为潮湿,乃多阴雨而潮湿。空气中湿度大,大气压偏低,故由脾所主。
长夏,首见于《内经》,或是由战国时期邹衍“季夏”一词演变而来。邹衍云:“春取榆柳之火,夏取枣杏之火,季夏取桑柘之火,秋取柞楢之火,冬取槐檀之火。”时贤孔德立《先秦诸子》说道:“季夏的出现,是邹衍对阴阳五行学说的一个创举,解决了土德在四时中不占具体位置的缺陷。”

《春秋繁露·五行对》:“天有五行,木火土金水是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为冬,金为秋,土为季夏,火为夏,木为春。春主生,夏主长,季夏主养,秋主收,冬主藏。”

3、四时与五时

四时中虽增加了季夏而成为五时,但仍多言之四时与阴阳、五行等相提并论。
  
如《管子·四时》:“阴阳者,天地之大理也;四时者,阴阳之大径也。……东方曰星,其时曰春,其气曰风,风生木与骨……南方曰日,其时曰夏,其气曰阳,阳生火与气……中央曰土,土德实辅四时入出,以风雨节土益力。土生皮肌肤。其德和平用均,中正无私,实辅四时:春嬴育,夏养长,秋聚收,冬闭藏……西方曰辰,其时曰秋,其气曰阴,阴生金与甲……北方曰月,其时曰冬,其气曰寒,寒生水与血。”四时与日月星辰、五方、五行相配。《四时》名义上讲四时,实际上是讲五时。

《吕氏春秋·季春纪·尽数》:“天生阴阳、寒暑、燥湿、四时之化、万物之变,莫不为利、莫不为害。”《吕氏春秋·五行相生》:“天地之气,合而为一,分为阴阳,判为四时,列为五行。”

《史记·太史公自序》云:“夫阴阳、四时、八位、十二度、二十四节各有教令。顺之者昌,逆之者不死则亡。未必然也,故曰‘使人拘而多畏’。夫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此天道之大经也。”

《汉书·律历志》云:“太阴者北方。北,伏也,阴气伏于下,于时为冬……水润下”、“太阳者南方。南,任也,阳气任养物,于时为夏……火炎上”、“少阴者西方。西,迁也,阴气迁落物,于时为秋……金从革”、“少阳者东方。东,动也,阳气动物,于时为春……木曲直”、“中央者,阴阳之内,四方之中,经纬通达,乃能端直,于时为四季,土稼穑蕃息。”此乃五方、五行、四季之相配,而中央之土于时为四季,无季夏之称。

五行学说引进医学时,为了与脾、土、湿相配合,故《内经》的作者,将季夏换成了长夏,是五行学说引进医学成熟的标志。但《内经》大多数篇中四时仍多是与阴阳、五行等相提并论,这也充分说明了《内经》非一人一时之作品。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王冰注:“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谓四时之生长收藏。冬水寒,夏火暑,秋金燥,春木风,长夏湿土,谓五行之寒、暑、燥、湿、风也。然四时之气,土虽寄王,原其所主,则湿属中央,故云五行以生寒、暑、燥、湿、风五气也。”

而言及五时者,可见于《灵枢经》,如《经别》篇云:“黄帝问于岐伯曰:余闻人之合于天道也,内有五脏,以应五音、五色、五时、五味、五位也。”《顺气一日分为四时》篇云:“人有五脏,五脏有五变,五变有五输,故五五二十五输,以应五时。”《五阅五使》篇云:“五气者,五脏之使也,五时之副也……脉出于气口,色见于明堂,五色更出,以应五时。”说明此时期五时与五脏、五行相配之理论或已经成熟。

五行学说引进医学时,明显的是受“天人相应”思想的影响。如《灵枢·阴阳二十五人》云:“天地之间,六合之内,不离于五,人亦应之。”《灵枢·通天》云:“天地之间,六合之内,不离于五,人亦应之,非徒一阴一阳而已。”

天有四时、五行,四时如何配五行?即如王冰所云“春木风、夏火暑、秋金燥、冬水寒、长夏湿土”也。四时之中,加之长夏,才得五行之配五时也。

因为《内经》一书,非一人一时之作品,所以纵观全书来看,有时是春、夏、秋、冬四时相提,有时是春、夏、长夏、秋、冬五季并论。四时相提符合自然界现象,而五季并论则是出于理论之需要而已。

如《素问·金匮真言论》云:“五脏应四时,各有收受乎?”而经文中之内容却是五季内容之回答。名义上讲四时,实际上是讲五时。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生、长、收、藏,是以四时而言,长夏哪去了?

《素问·阴阳离合论》云:“生因春,长因夏,收因秋,藏因冬。”王冰注:“春夏为阳,故生长也;秋冬为阴,故收藏也。”

4、脾主长夏与脾不主时
长夏虽由脾所主,但从时间来说却又不尽合理,何也?时间搭配不均匀。长夏是从夏季分出的一个月,夏季则是二个月,而春、秋、冬则各为三个月。这样一来《《内经》的作者,为了均衡这个时间,又云“脾不主时”,即在每季之末各匀出十八天由脾所主。18×4=72天,3个月×3季-18天=72天,如此则每季皆系72天,甚为妙哉!《素问·太阴阳明论》:“帝曰:脾不主时何也?岐伯曰: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时长四脏,各十八日寄治,不得独主于时也。”

黄元御《四圣心源》:“土无专位,寄旺于四季之月,各十八日,而其司令之时,则在六月之间。土合四象,是谓五行也。……土为四象之母,实生四象,曰火生土者,以其寄宫在六月火令之后,六月湿盛,湿为土气也。”

此“脾不主时”则是受当时阴阳、五行、五方、四时学说之影响渗透嫁接而来。

《管子·五行》:“日至赌甲子木行御,天子出令,命左右士师内御……七十二日而毕。”、“赌丙子火行御,天子出令,命行人内御……七十二日而毕。”、“赌戊子土行御,天子出令,命左右司徒内御……七十二日而毕。”、“赌庚子金行御,天子出令,命祝宗选禽兽之禁……七十二日而毕。”、“赌壬子水行御,天子出令,命左右使人内御……七十二日而毕。”受此影响,邹衍则创立了“五行相生的四时教令思想”,推荐给当时的统治者。

《春秋繁露·五行之义》:“土居中央,为(谓)之天润。土者,天之股肱也,其德茂美,不可名以一时之事,故五行而四时者,土兼之也。金木水火虽各职,不因土,方不立,若酸咸辛苦不因甘肥不能成味也。甘者,五味之本也;土者,五行之主也。五行之主土气也,犹五味之有甘肥也,不得不成。是故圣人之行,莫贵于忠,土德之谓也。人官之大者,不名所职,相其是也;天关之大者,不名所生,土是矣。”

《春秋繁露·治水五行》:“日冬至,七十二日,木用事,其气燥浊而青;七十二日,火用事,其气惨阳而赤;七十二日,土用事,其气湿浊而黄;七十二日,金用事,其气惨淡而白;七十二日,水用事,其气清寒而黑。七十二日,复得木。”

《汉书·律历志》云:“中央者,阴阳之内,四方之中,经纬通达,乃能端直,于时为四季。”居于中央的土对四季起统领作用,任何季节用事都离不开土。

 楼主| 发表于 2014/5/21 17:33:31 | 显示全部楼层
⑶刘长林:1941年生,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本科。同年到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后改名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工作,1988年任研究员,2002年退休。曾任曲阜孔子书院副院长。研究方向:中国古代哲学。主要著作《内经的哲学和中医学的方法》(1982)、《中国系统思维》(1990)等。

《内经的哲学和中医学的方法》本书以《内经》为主体,对整个中医学的哲学基础和方法论作了比较系统的探讨。

作者除简括地介绍了《内经》的成书年代和沿革外,着重论述了《内经》中的气、阴阳、五行、形神等范畴,同时就中医学的藏象、辨证、病因、诊断、治疗等基本原理的特殊认识方法和逻辑方法作了阐述,有利于说明和掌握中医学的实质。作者以这些分析为依据,提出用现代系统论整理和提高中医基础理论的建议。

下面摘引任应秋先生对刘长林及该书的评价:

刘长林同志是搞哲学的,1977年他听说我在讲《内经》,要求来听课,我认为这是一位难得的益友,便欢迎他来听讲。寒暑无间,风雨不辍。未久,见到长林同志论《黄帝内经》的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形神统一几篇文章先后发表于《社会科学战线》《哲学研究》《文史哲》杂志,知道他对《内经》的钻研确是下了功夫。现在《内经的哲学和中医学的方法》这一洋洋专著又出版了,不能不令人有“观止”之叹。在我的师友中研究《内经》而有成就的,除廖季平先生外,刘长林同志可是我三十年来所见到的第一人。他挟其修养有素的哲学武器,从多方面探索《内经》的认识论,提出许多新的见解,实为我的学力所未及。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如果一个自然科学的理论,没有认识论作为依据,是站不住脚的。”读了长林同志《内经的哲学和中医学的方法》后,使我在认识论方面颇受启发。我认为探索中医学的方法论的同志,和那些不承认中医学有科学理论的人们,都很值得一读。任应秋时年六十有七。(刘长林《内经的哲学和中医学的方法·任应秋序》)

 楼主| 发表于 2014/5/22 15:53:34 | 显示全部楼层
⑷一个五行归类表:高校教材第二版孙广仁主编《中医基础理论·第一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第三节五行学说》有“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表”,结合《内经》之《金匮真言论》、《阴阳五行大论》等篇章内容,归类如下:
1天.jpg 2地.jpg 3人.jpg

 楼主| 发表于 2014/5/24 16:37:29 | 显示全部楼层
6【原文】上面所说还基本上是《内经》之外的五行理论。五行与医学结缘,最关键的一步是五行配五脏。其配法更难靠常识理解。假如学生又知道古代文献中还有与《内经》不同的配法,就更要怀疑了。

   五行学说研究的不彻底处,先举上面几点,约已足以说明问题了。至于五行的生、克、乘、侮,五行与五运六气的关系,则真正能用现代认识说清其本来意义、发展过程者则还没有一家成说。想知道拙见的,请看第四至八节。这是本书想重点解决的问题。

近代以前,很少有人用唯物辩证思想解释阴阳学说,故常被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利用。近代医界也只有杨则民自觉地用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予以解释(请参看旧作《近代中西医论争史》第五章第四节)。解放后,大量的文章和专著都这样讲了。近年尤其活跃。但并非研究深透了。试问:既然“一阴一阳之谓道。”(《周易&#8226;系辞上》)“阴阳者,天地之道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何以《内经》说理又多用三阴三阳呢?至今并无有深度的文章说清这一问题。阴阳说也大有进一步探讨的必要。

 楼主| 发表于 2014/5/24 16:38:37 | 显示全部楼层
【补注】
⑴五运六气:简称运气。五运指十天干(甲、乙、丙、丁、午、己、庚、辛、壬、癸)与五行相配。六气指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与天之阴阳(风、寒、暑、湿、燥、火)及地之阴阳(木、火、土、金、水、火)和三阴三阳(厥阴、少阴、太阴、少阳、阳明、太阳)相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4/27 21:24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