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楼主: 蓝天百云

【原创】我的临床辨证——浅解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7/6/29 17:39:02 | 显示全部楼层

外科《缠腰火丹》针灸治疗

XX,女,48岁,汕头市区人,干部。2002525初诊。

主诉:腰髋部刺痛一个多月。一个月前晚上突发性腰胁及少腹部和皮肤灼热刺痛,继而起疱疹如串珠。第二天到当地某医院皮肤科诊为带状疱诊,经吊针服药10天已消退,过后仍遗灼热刺痛感不减,触之刺痛尤甚。痛时常服止痛片,外敷黄连素膏药等多种止痛类药以及行局部热敷均不见效,刺痛连绵,无止无休地疼痛。转于佘要求针炙治疗。

现证:患者面黄微赤,表情痛苦焦燥,撑臂护腰胁。胁下及腰部、少腹部有明显痂痕迹,皮肤潮红,局部拒按,触痛若针刺,痛处无休止,坐立不安,夜卧难寐,烦渴不欲饮,食欲不振,小便赤黄。

检查:舌边潮红,苔薄微黄,脉象弦细而数。症状从脉舌分析确诊为:“缠腰火丹毒后遗症,带状疱疹神经痛”。

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七剂。

针刺:临泣穴、带脉,配五枢、维道。针刺足临泣得气后施捻转泻法,感传至阳陵下;刺带下沿皮下透针向五枢、维道,平补平泻地捻转,使麻胀感扩散至病变的皮肤部。

一诊:留针30分钟后,出针时,麻胀仍存留,刺痛感减轻。

二诊:当天针后,痛止半天左右,后复发如初。病人心急患者家人更急。按原方方法施针,当即刺痛缓解。

三诊:少腹部已敢触摸,仍腰胁刺痛如前。继按原穴位针之,针30分后患者自感到胁腰刺痛亦止,已不再拒按。

四诊:按原穴针之,过后自觉症状消失,触摸无再刺痛,五昼夜未再复发,能左右则卧入睡。

共针疗四次21天,此症结束于临床治愈。

按:缠腰火丹毒,俗名“蛇串疮。”本症多由肝胆经火盛,内蕴湿热,外感邪毒而发。缘肌表脉络空虚,毒热壅滞,而成皮部之症。皮部者,经脉之气反映于体表的部位,亦是络脉之气敷布于皮表之处。疱疹脱落,病势虽衰,然毒热之邪未尽也,毒邪阻遏,络脉不通,毒气滞而灼痛,血壅瘀而刺痛,皮部邪实,故拒触按,难于侧卧。缘本病位置于足少阳胆经之皮部及带脉所循之域,故当循经取穴治之,用龙胆泻肝汤泻火解毒、针刺疏经止痛,药针双管齐下方能奏效。

盖足临泣为足少阳通带脉之穴,且能泻肝胆经之邪热;带脉穴位于足少阳经上,疏通带脉之气血;五枢、维道是足少阳与带脉之会,属于循经局新路子取穴。因治在皮部故浅刺透针。

佘在考虑本证之痛,忆以前遇过一六岁儿童像似症状,当时治那儿童只三天治愈。总而言之儿童与成人相对而言差别很大,自我体会儿童患者一般痂落时痛则止。中年和老年患者,病程则长,刺痛绵绵不休,或有数日及到几月都疼痛不止。本例刺痛虽剧,而二十一天症治全愈,《缠腰火丹》之症足见针刺止痛之良效,随访至今尚未复发。
发表于 2007/6/29 23:40:03 | 显示全部楼层

请教:通降法的临床应用

原帖由 蓝天百云 于 2007/6/28 21:34 发表
做为一个中医医生的医之道,首先学好古医学四大经典的著作,这都是根本的原理。在历代各家学说:必须博览,相互

参证,方能逐步深入。百云觉得识见越多,思路便是越广,在临临之际,便能应付自如。记得有一次 ...


我已把百云先生的医案已浏览三次了,可没看到通降法的论述。我不是来捣乱的,一直以来都很崇拜先生的医论,我在医学院读书时老师经常说“通降法”在临床应用!可后来一些书籍找不到,所以才来求教;谢谢!
 楼主| 发表于 2007/6/30 12:11:49 | 显示全部楼层

“通降”在临床是良好的应用

原帖由 酒大黄 于 2007/6/29 23:40 发表


我已把百云先生的医案已浏览三次了,可没看到通降法的论述。我不是来捣乱的,一直以来都很崇拜先生的医论,我在医学院读书时老师经常说“通降法”在临床应用!可后来一些书籍找不到,所以才来求教;谢谢!

百云认为在临床上“升降出入主人体生命活运的基本形式”正如《素问·经脉别论篇》曰:“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

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于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我认为这《素问·经脉别论篇》都是对人体脏腑升降出入功能和

水液代谢过程的概念和括性论述。又如《素问·六微旨大论篇》指出:“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

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用。故器者生化之字,器散则分之,生化息矣。故无出入,无不升

降。”百云觉得从《素问》里的论述说明了升降出入不仅是自然界的一切物质最为基本的运动形式,也是人体进行性的新陈代谢,维

持生命活运的最主要基本条件。感谢你的提问!
 楼主| 发表于 2007/6/30 14:57:56 | 显示全部楼层
人体升降出入之所以能保持动态平衡,我认为它主是靠脏腑的协调运动来实现的。如:肝之升发,——肺之肃降;——心火之下降,——肾水之上濡。肝之疏泄,肾之封藏;肺之宣发,肾阳之蒸腾;肺之呼气,肾之纳气;脾之升清,胃之降浊等。……
 楼主| 发表于 2007/6/30 17:01:40 | 显示全部楼层

清浊与升降

清阳上升,浊阴下降,阴阳交泰,化生万物,这是古人对自然现象的朴素概括。古代医家从“天人相应”的观点出发,

观察到人体亦有清浊升降的运动规律:清阳发腠理、实四肢、出上窍;浊阴走五脏、归六腑、出下窍。

到后世,升清降浊理论主要用以指脾胃功能。正由此,宋、金时代的李东垣特别重视脾胃的升清降浊功能。升降

失常,是伴随着疾病过程中的病理现象。机体因寒温不适,内因劳倦过度、饮食失节及七情所伤,导致脏腑不和,脾胃

损伤、均可引起清浊升降紊乱。其证候表现为:清阳下陷为头晕、胸闷、少气、肢倦;浊热上攻为面肿、牙痛;浊气上

逆为呕、为呃、为嗳;痰饮、阴霾、湿浊乘胸为胸痞;痰瘀交阻搏结于胃口,阻塞清阳浊阴升降之路为噎膈;中焦痞

塞、升降失司,则生“五疸水气、妇人血臌”;浊气在上则生真胀;清浊相混,乱于胃肠为痛、吐、泻交作;中气不

足,脾土卑监,则溲、便为之变;清阳不升,湿浊下流为带、为浊、为小便不利;清气在下,脾阳不升,大小肠传导泌

别失职为泄,等等。这些病证都是升清降浊法的运用范围。

[ 本帖最后由 蓝天百云 于 2007/6/30 17:07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7/6/30 17:19:16 | 显示全部楼层

脾胃升降同症异药

根据脾胃病理特点,提出辛甘入脾,辛苦入胃;治脾当用温升,治胃宜用苦降的用药规律。同时强调升脾兼顾降胃,降胃佐以升脾。脾胃同治,当温升与苦降并用而有主次之分。

补脾养胃,甘味为主  甘味属土,为脾胃所主,甘味药既能入脾亦可入胃,是脾胃用药的相同之处。甘味药有甘温(热)、甘寒(凉)与甘淡之分。甘温热者,补气助阳,脾胃气虚宜之;甘寒凉者,养阴清热,脾胃阴虚宜之;甘淡者,补脾渗湿,脾虚湿困宜之。脾为湿土喜燥而恶湿,其气主升,脾病多湿而其气易陷,治脾当宜甘温热、甘淡之品,补脾益气以助其升,温燥渗湿以助其运。胃为燥土喜润而恶燥,其气主降,胃病多燥而其气易逆,治胃当以甘寒凉之品,清燥润通以助其降。

辛甘入脾,辛苦入胃  辛甘入脾,辛苦入胃用药理论,是针对脾胃不同病理特点而提出的。辛与甘相合,主升主散故入脾。辛与苦相得,主降主通故入胃。

脾为阴土体阴而用阳。病则水湿壅盛而阳气易亏,阳气亏虚则其气不升甚则下陷。辛甘之药性多温燥,有补脾益气、升阳举陷之功效,故主入于脾。

胃气主降,以通为用,以降为顺。病则气失通降。辛苦之品,具通降胃气之功效,故入胃为主。辛苦之药有性温性寒之不同,性寒者又分辛寒和苦寒两类。针对胃为燥土,病多燥热亢盛之特点,辛苦性寒之要为必用之品,如石膏、大黄、黄连、枳实等。因其气味略异,功用也不尽相同。

治脾当升,治胃宜降  治脾当用温升,但亦需佐以降胃。从病机而论,脾虚运化无力,易积湿生浊,脾湿郁滞常影响到胃而致胃气不降受纳失常。降胃常选辛苦通降之品,虽与甘温升脾之药性味相反,但同奏祛湿化浊、恢复脾运之功,有异曲同工之效。具体应用可在益气升脾方药中,少佐顺降开泄之半夏、陈皮、枳实之类,疏通湿浊之壅塞,迅利脾气之运行。
 楼主| 发表于 2007/6/30 23:40:23 | 显示全部楼层

升降的含义——胃院痛

许XX,男,56岁,农民。1999年6月15日初诊。

患者胃脘胀满,时感刺痛,食少纳呆,泛泛欲呕,反复发作四年多,加重二个月佘。

检验所见;面色苍白无华,形体消瘦,胃脘痞满,重按如痛。大便结,二到三天一次,小便函如常。舌质黯红,苔白黄相兼,脉弦细。经某医院维胃镜检查报告为“浅表性胃炎,胃窦炎”。
中医辨证属于胃失和降,久痛不入络。治宜和胃降逆佐以和血通络。

处方:香附10克、苏梗10克、半夏12克、陈皮10克、枳壳10克、五寻脂10克、厚朴花15克、黄芩10克、蒲黄10克、大腹皮10克、沉香5克、(后下)生姜三片。

二诊:(6月20日)胃脘胀满疼苦若失,饮食增加,前方去蒲黄、沉香,加党参10克,焦三仙10克,继服。

三诊:(6月25日)诸证消失。次半年随访病未再发,饮食正常,体重增加。

按:患者因胃失和降则胃脘胀满不除,所谓:“浊气在上,生则嗔胀”是也。胃气不降反上逆,则泛泛欲呕。升降失常,气机不畅,久则由气及血。根据其胃失通降,久病入络病机,选用复苏饮合失笑散加减,采用理气通降佐以化瘀通络。仅服13剂,诸症消失。我得多年临证所见,慢性胃炎、胃溃疡在活动期,纯虚者少,而寒热错杂、虚实兼见者多为基本法则用其它治法,往往收到满意效果。
发表于 2007/7/1 09:40:0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蓝天百云 于 2007/6/27 10:42 发表

有些人称什么专家?这类人根本是挂羊头买狗肉。说做个真正的中医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学辨证不难,难在舍从。或舍脉从证,或舍证从脉,或舍脉从舌,或舍舌从脉。设舍从不慎,往往毫厘之差,相隔千里之谬。我在 ...

就从这里就可以看出白云兄已经深入法海了,我原来也以为中医就是把把脉,问问症状,近年来心得渐多,才知当面看病人相当重要,许多时候,听主诉,看病人就可以下方了。脉象、舌苔反而不是那么重要。(主要看的是慢性病,急性病又当别论)这时候才知道内经说的合色脉者,十治十全。真是对我们的鞭策。
发表于 2007/7/1 18:58:30 | 显示全部楼层

对器官再生方面有无可行的思路

中医对器官再生方面有无可行的思路和实践?比如换肾后继续出现肾坏死。qq409776364   bbq435@yahoo.com.cn
 楼主| 发表于 2007/7/1 20:48:5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9 llb1979 的帖子

我觉得持脉须令患者平臂,勿使高低侧斜,以免脉道来去有碍。医与患者不可对面坐,以免气息传染。以三指之端积起处谓之指目"此处敏感度较强,故称指目",长人指须疏,短人指须密,定呼吸,慎容止,静心平辨,会二十八脉于胸

中,心领神会,指下难明。最要者脉贵有神,即不徐不急,从容和缓之象也。如:李东垣以脉有力为有神,无力为无

神,此说虽近情理,但亦不尽然,如微弱濡细等脉,虽知为力之不足,亦不能认为是绝脉,夫神者精聚之谓,不论脉之

大小,只要指下聚而不散,清楚自如,而无颓靡不振懒散徘徊之象即为有神,非但有力之谓也。例如病极虚,脉极有

力,或伤寒瘟病汗下后,脉不为汗衰,或大病之后,新产之后,脉反博大有力,此病脉不符,属危险之象,虽有力不得

谓之有神。况脉有禀赋之异:有生成六阴者,即细小缓弱沉迟,勿认为虚寒,有生成六阳者,即洪滑实大浮长,不要认

为实热。我认为把脉应该上术这样检查,不知大怎么认为.感谢llb1979 先生点评,我也还在学脉探讨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5/6 05:5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