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营卫循行,中医经典医籍《黄帝内经》曾经进行过多方面的探讨,但有关的叙述却散在各章节,迫切需要进一步的总结。尤其对于卫气的循行,后世医家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卫气的循行也就成了现代中医理论研究的难点。因此笔者在此简单总结一下《黄帝内经》关于卫气在生理情况下循行的认识,以抛砖引玉。 一、卫气的升降循行———“卫出于上焦”,“行脉外”,“常与营俱行” 《灵枢·营卫生会》云:“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行脉中,卫行脉外,营周不休,五十而复大会,阴阳相贯,如环无端”;“营出于中焦,卫出于上焦”;“上焦出于胃上口,并咽以上贯膈而布胸中,走腋,循太阴之分而行,还注手阳明,上至舌,下注足阳明,常与营俱行于阳二十五度,行于阴亦二十五度一周也,故五十度而复会于手太阴矣”,认为卫气出于上焦胃上口以后,上布于肺,循经脉路线,行于脉外而与营气俱行一周后仍归于手太阴肺经,再开始新的循环。这是卫气循十二经脉次序循行的主路线,卫气主要籍此流注身体上下各处。与此可以互参的尚有《灵枢·胀论》“卫气之在于身也,常然并脉循分肉,行有逆顺,阴阳相随”等记载。这中间的问题是“卫行脉外”是不是只行脉外呢?大多数医家反对这种教条的认识。依据《灵枢·卫气》所说“阴阳相随,外内相贯”,显然《内经》作者认为卫气也可以贯于脉中,“卫行脉外”的说法只是强调卫气以行脉外为主而已。 二、卫气的出入循行———卫气“出于目”,“昼行于阳,夜行于阴” 《灵枢·卫气行》云:“愿闻卫气之行,出入之合,何如?”曰:“卫气之行,一日一夜五十周于身,昼日行于阳二十五周,夜行于阴二十五周,周于五脏……阴阳一日一夜,合于奇分十分身之二,与十分藏之二,是故人之所以卧起之时有早晏者,奇分不尽故也。”与《灵枢·营卫生会》重点讲述了卫气的升降不同,这段文字详细介绍了卫气循行的另一侧面,即阐述了卫气的“出入”,也就是卫气的表里循行,大致是早晨人刚睡醒的时候卫气出于目内眦睛明穴,行于三阳,再从足心入行阴分,复合于目,昼行于阳二十五周许,夜则从足少阴肾经注于肾,按肾—心—肺—肝—脾—肾五行生克的顺序循环,行于阴二十五周有奇,如此周而复始。《灵枢·邪客》“卫气……昼日行于阳,夜行于阴,常从足少阴之分间,行于五脏六腑”等经文可以与上文互参。 但是,关于文中卫气循行的次序及其和天体星宿的运动(其实质即是时间)关系的理论却一直受到后世医家的质疑和非议,这不仅仅是因为这种联系的基础不明确,更重要的是似乎经文中自己就有许多自相矛盾的地方。《灵枢·卫气行》后一节经文云:“黄帝曰:卫气之在于身也,上下往来不以期,候气而刺之奈何?伯高曰:分有多少,日有长短,春秋冬夏,各有分理,然后常以平旦为纪,以夜尽为始。是故一日一夜,水下百刻,二十五刻者,半日之度也……终而复始,一日一夜,水下百刻而尽矣。”对这段经文,河北医学院主编的《灵枢经校释》提出疑问:一日一夜合二十八舍,也就是水下百刻的时间,若以“人气行三阳及与阴分”四刻行一周,则每日夜只能行二十五周,这和前文“五十周”的说法相比,正好少了一半;况且,前一节经文言卫气行于阳和行于阴各二十五周,这节经文却是说卫气行阳时间占总时间的3/4,而行阴时间只占总时间的1/4。因此认为“此段文字大有疑义,读者宜详之”,并引楼英注曰:“大与上节矛盾,盖衍文也。”这代表了目前中医界的主流认识,以至于使《灵枢·卫气行》篇遭到了不公正的冷落,现在的中医知道它的已经很少了。 其实,这个误解的产生主要是对经文的文字没有进行仔细的分析和鉴别的缘故。只要仔细地研读《灵枢·卫气行》经文,就会发现其中隐含的一些约定。如叙述卫气“昼行于阳”时曰:“日行一舍,人气行一周与十分身之八;日行二舍,人气行三周于身与十分身之六;日行三舍,人气行于身五周与十分身之四”,专门选择了“日”和“身”等字眼;叙述卫气“夜行于阴”时则曰:“夜行一舍,人气行于阴藏一周与十分藏之八”,专门选择了“夜”和“藏”这些字眼,而不再用“日”和“身”,并且隐含了两者对比的意义。这一节经文最后一句曰:“阴阳一日一夜,合于奇分十分身之二,与十分藏之二,是故人之所以卧起之时有早晏者,奇分不尽故也。”更进一步提示了“身”与“藏”意义的显著区别。通过不断的重复,经文逐渐赋予了“日”、“夜”和“身”、“藏”这些字眼以特殊的意义,以后再言“身”时,即使不着重指明,就已经暗含指的是体表(阳)了,这就是解开经文矛盾的关键。 现在再看看后一节经文开始的点题句:“黄帝曰:卫气之在于身也,上下往来不以期,候气而刺之,奈何?”明确指出此节论述的是“卫气之在于身也”,而不是在“藏”,也就是说,这一节讲的是卫气昼行于阳的情形,而并不包括夜行于阴的部分。针灸的穴位都分布于体表,卫气在体表的运行规律和针灸的关系最密切,这一部分就必然成了《黄帝内经》所重点阐发的内容。在其后的分别论述中,经文从“水下一刻,人气在太阳”始,至“从房至毕一十四舍,水下五十刻”收束顿住,然后总括一笔“日行一舍,水下三刻与七分刻之四”,其中明显不涉及另五十刻,即“夜行于阴”的内容。再看下文“日行一舍,人气行三阳及与阴分”句,虽然没有点出,但是根据上一段经文的分析,也可以得出“日行一舍”中的“日”字已经隐含了单指白昼的意思的结论。对此清代医家周学海在其著作《内经评文》中明确指出:“阴分阳分统称昼行于阳,内行五脏乃为夜行于阴”,此诚见道之言也!可见,所谓“卫气行阳时间占总时间的3/4,而行阴时间只占总时间的1/4”,只是说的卫气“昼行于阳”或者说“在于身”的情形,和卫气总的运行规律并不相悖。卫气夜行于阴时,是不是“行阳时间占总时间的1/4,而行阴时间占总时间的3/4”呢,《内经》没有明说,也不好妄加揣测。但是卫气行于阳时依然有1/4行于阴分是明确的。因此,所谓“昼行于阳,夜行于阴”并不是绝对的。卫气昼日时并不是仅仅运行于体表,而是主要运行于体表,但也兼行于阴分;夜晚则是主要流行于内脏,但也兼行于阳分,这才是《内经》之旨。至于3/4、1/4的比率,笔者认为大可不必拘泥,《内经》特言其大略而已。 值得注意的是,《内经》论述卫气的出入循行规律主要是用来解释睡眠的机理,和后世所谓的气机出入有所不同,但两者又是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的。另外,升降和出入是卫气运行的相对统一的两个侧面,不可把它们截然对立,正如周学海《读医随笔》所说:“分言之,为出入,为升降;合言之,总不外乎一气而已矣”。 三、卫气的散行———“其流溢之气,内溉脏腑,外濡腠理”;“若雾露之溉” 卫气的升降出入是卫气运行的主要方式,但真要让卫气到达身体的每一部分,行使其“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关节”及卫护的功能,还需要卫气离经的散行。例如《素问·痹论》曰:“卫者,水谷之悍气也,其气剽悍滑利,不能入于脉也,故循皮肤之中,分肉之间,熏于膏膜,散于胸腹”;《灵枢·邪客》云:“卫气者,出其悍气之剽疾,而先行于四末、分肉、皮肤之间而不休者也”;《灵枢·决气》:“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灵枢·脉度论》曰:“气之不得无行也,如水之流,如日月之行不休,故阴脉荣其脏,阳脉荣其腑,如环之无端,莫知其纪,终而复始。其流溢之气,内溉脏腑,外濡腠理。”等等,都提示了卫气的散行。当然,卫气的散行是作为卫气循行的补充而存在的。 《素问·疟论》和《灵枢·岁露》还介绍了卫气的督脉循行:“卫气之行风府,日下一节,二十一日下至尾骶,二十二日入脊内,注于伏膂之脉,其气上行,九日出于缺盆之中”,用以解释疟病的病理机制。 此外,李志道君在《中医杂志》1985年11期还提出了卫气的应激运行的说法。如《灵枢·经脉》篇指出:“饮酒者,卫气先行皮肤,先充络脉,络脉先盛”,《灵枢·营卫生会》云:“人有热饮食下胃,其气未定,汗则出……卫气走之,因不得循其常道”,受激而走,不循常道,这是很有道理的,反映了卫气循行的一些变化特点。 《内经》中还有一些有关卫气循行的论述,这儿就不一一列举了。总之,《内经》对正常情况下卫气循行的认识可以概括为两大方面:升降和出入,此外再加上卫气的散行作为卫气循行的有效补充,就形成了一个关于卫气循行的初步体系。虽然《内经》很多认识还很朴素,其中不乏牵强附会之处,但也蕴含着许多非常有用、非常深刻的道理,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发展。 原载:《中国中医药报》总210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