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楼主: 清晨的阳光

因痛经10年而初学中医,最大的困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5/21 20:02: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最主要的是自己觉得好,不管学那种,看什么书,自己使用方便有效,自己自然感觉的出来。
发表于 2009/5/21 20:08:10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楼主,我学中医也不明白,望高人指点。但你要相信学中医的是不会孤独的的,一直以来我都是自学,中医有很多流派,条条路都可以通罗马,只要能治好病就行了。。
 楼主| 发表于 2009/5/21 20:33:0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8 jt5076 的帖子

共勉!

我也知道,不能老盼着天降高人,还得靠自己,自己不提高,即使高人来了,也分辨不了~~

好在我们都是一样的想法,孤独感有所减轻啦.
 楼主| 发表于 2009/5/21 20:37:1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9 kilikage 的帖子

你说的有道理。

吃了老先生开的药,实在是有好转,鉴于能治病就是硬道理,所以今天开的药我还会继续吃,事实上我从没想过放弃,就想这次怎么都要坚持到底,既然找他看了,就坚持信任老先生。

但是,对话还是让我有点蒙~
 楼主| 发表于 2009/5/21 20:42:0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yeqin 于 2009/5/21 18:14 发表
看一看<妇人大全良方>陈自明,<济阴纲目>武之望,和<傅青主女科>傅山著.这些都是中医妇科经典著作,不会骗你的.

--------------------------------------------------------------------------------------------------------------------------------------

谢谢推荐书目,这些都是我没见过的,我会买回来一并先翻一翻,再一本一本的看。

真有一天我能自己搞得懂自己的身体,还能治疗自己的疾病吗?一想到这里,我就觉得心神澎湃但又有任重而道远的感觉。

我决定就依着兴趣来,时刻让自己保护好这个兴趣,找到学习和前进的平衡,也许比苦读更重要。
 楼主| 发表于 2009/5/21 20:46:2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朱雀 于 2009/5/21 19:02 发表
最主要的是自己觉得好,不管学那种,看什么书,自己使用方便有效,自己自然感觉的出来。

------------------------------------------------------------------------------------------------------------

你说得很好,我和你想法一样。所以先存有一些疑惑吧,有一些疑惑对于学习来说,也并不是坏事。

老先生的药我要继续吃,听他的话。“中里巴人医药宝典”我也要继续做,因为我相信这些是有用的。

某些表面对立的东西,也许随着自己新的发现,会呈现出新的关系。
 楼主| 发表于 2009/5/21 20:52:4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牵手 于 2009/5/21 19:08 发表
支持楼主,我学中医也不明白,望高人指点。但你要相信学中医的是不会孤独的的,一直以来我都是自学,中医有很多流派,条条路都可以通罗马,只要能治好病就行了。。


-------------------------------------------------------------------------------------------------------------------

来了这个网站,我就坚信学中医是不会孤独了,因为这里很多人像你一样,会不吝讨论,勇于发表自己不一样的见解,给其他人以启示,也有温暖。

不知道你一直以来自学中医都有哪些不顺,我看到有文章讨论朱丹溪的伟大,脑袋里就会浮现出李可讲的话,“滋阴降火”那是害了不少人呐。

不知是否我理解偏颇了。所以你说条条路都可以通罗马,那是你已自信看清每条路并知道选择啦,我还不晓得从哪里开始 :)
发表于 2009/5/21 21:59:1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老先生不错,挺负责的
但是他不可能所有的书都仔细读过了,肯定没那个精力,尤其是这些养生书,更没必要了
所以我认为他的评价不是针对哪一本的,你就听他的话就行了,毕竟他治病效果不错
btw:可以告知这位老先生的姓名吗?
发表于 2009/5/21 23:49:04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他不可能是一个纯正的中医,他的书或者有亮点,但我觉得不适宜初学者。
二、中医的魂在古中医,悟道是一个相当长的过程,《圆运动》是本好书,前30页那几个图你能看懂,那你就不会走弯路,还有建议在认清14经脉后看看祝华英道长的《十二经脉的揭秘与应用》,你就知道为什么后世医家说,不识藏腑经脉,开口举手便错。看完这两本,思路定型了,就不会走弯路了。我觉得,清代至今以理论医有一定的弊端,有时觉得太虚泛,其实很简单的事,可用简单的处方,却偏偏10几味才能成方,针灸也一样。其实中医西医一样,哪病治哪,只是高度不同。
三、医卜星相自古就是道的体现,不分家,任何东西都离不开道,所以要注重阅读百家诸子等等各方面关于传统文化的著作,当然还是《内经》、《伤寒》为主,过程艰涩,要坚持,别期望很短时间就能有飞跃。欲速则不达。
四、你买的书很肤浅,我即使不读医也不买,经济化的社会的产物而已,作者写书为啥?有用吗?
我其实也正在努力,网上高人很多,有内证的在伤寒网我想应该有以下几位:上古真人、明月几时、长安无名氏(无名氏)。向他们学习并讨教应该会有不少收获。我较多在伤寒网活动,少来这,有事网内联系吧。
发表于 2009/5/21 23:52:5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观点是深入浅出,浅入深处会很迷惘,甚至迷失方向。
还有贵论坛的董氏针灸应该也是高人,只是我无缘认识这位大师而已。
有缘时我定当请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6/6 14:4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