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楼主: 清晨的阳光

因痛经10年而初学中医,最大的困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5/31 18:52: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阳光MM,看来我们真是有缘人啊,呵呵

我重返职场,工作是穷逍遥型的,就是钱少,但是比较清闲,呵呵,所以才有时间看看书,修身修心,呵呵。

在休息的那一年中,也思考了很多,经历了很多,最后才悟到要“知止”,但还有很多,需要我去思考,去修,呵呵。
发表于 2009/5/31 22:33:45 | 显示全部楼层
lz 给你发短消息了,有空多交流。
发表于 2009/6/1 23:07:29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中医网真好,单看这篇帖子我就觉得自己得到了好多,谢谢大家
藉楼主和大家的光,我也一定要读读《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和《四圣心源》
零零散散的看了热卖的一些养生书,最喜欢的还是《问中医几度秋凉》(这本是在网上看的)
同样期待您的宝典,祝您早日康复:-)
发表于 2009/6/1 23:43:1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5 清晨的阳光 的帖子

恩,我忽然也意识到了.呵呵,所以我不自己乱吃药.选些理疗以及生活习惯方面的.等有能力了慢慢来,还是养心最重要.
我是很赞同人的病一定有因,一定自己哪里做错了.你好好反省下自己.哈哈,或者让你父母好好反省下哦,开玩笑了.就是要找病因,生活习惯以及观念造成的疾病应该基本上是这样的.
发表于 2009/6/2 09:58:33 | 显示全部楼层

以自己为病案

看了你发的、自己得病的经历,有一定启发。很可能是治阑尾炎的药用得太狠了,过于寒凉,还兼湿邪,导致你痛经的。你要结合自己的病去看书,这样既能明白自己的病情,又能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发病部位为小腹,肝经所过之处,故而用入肝经的、柴胡这样的发散的药加一些活血化淤的药(不通则痛)。。。。,如此去理解就会慢慢明白了。
发表于 2009/6/2 14:17:34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楼主的话语,深有感触啊!

10多年前,我母亲患子宫肌瘤,血下不止,去医院检查,医生二话不说,将我母亲推上手术台,割除了子宫;9年前,我爱人患甲状腺囊肿,去医院检查,同样,签字上手术台,一个字,割!我叔叔本来有个幸福的家庭,可是七八年前,患上“肺癌”,去医院几次化疗之后,再也没有醒过来,我痛恨的是这帮西医,明知化疗是加速死亡,可是还是让病人人财两空,虽然这么多年过去,可每次闭眼回想起叔叔被化疗时的情景,那身如枯骨,入水都吐的惨状,我都想哭,好好的一个家庭,就这么散了;儿子一岁之前,每每腹泻,群医居然束手无策,所开药物都是抗生素,打针掉瓶无效,每次都是腹泻七日,甚至到完谷不化,可怜我儿日夜不能寐,整夜哭啼,我等做父母的却无能为力,真狠不得让病得在自己身上,由于我儿脾胃极虚,患上了地图舌,舌粘膜一层层剥落,西医却告无药可医;父亲有经年的胃病,庆幸的是他老人家倔犟,不去大医院检查治疗,一直在村卫生院吃点药丸,总算没有上手术台割掉半边胃!等等这些,我这做儿子和父亲的人,居然无能为力,左邻右舍的伯伯阿姨们,个个都身患有疾,看着这些从小看我长大的长辈被这疾患煎熬,我却有心无力!

由于这些原因,使我想自学中医,中里巴人刚开培训班的时候,第三期我就去过,到现在,自学也有一年多的时间,虽说没有多大的收获,但是我也很庆幸,我知道自己走对了方向,通过一年多的死读书,我也明白了:子宫肌瘤其实可以用中药治疗好,也可以与瘤同存;甲状腺瘤,多是情志病,完全可以调理心情自愈;小儿腹泻、感冒发烧,完全可以不用抗生素,使用两三块钱的风湿膏药、淡盐水就可以治疗好。前年尾,我爱人患上乳腺增生,在我的建议下,一直用中药治疗,可也一直没有找到好的中医生,今年4月份,再去医院检查,西医又来同样的结论,要手术割去腺体<疑似纤维瘤>,好在我通过一年多的学习,也明白乳腺增生也属于情志病的范畴,当时就否定了这位医科大学毕业医生的结论,并且反驳了他几句,心里那个痛快,总算第一次使用自己学到的知识,向西医说了个“不”!到现在,我爱人的增生虽然没有完全好,却较之去年好多了,我心下非常的开心!

和楼主一样,我是疯狂的爱上了中医,业余时间都在自学。但是我知道,中医是要师承、口传心授的,满堆的医书,我也不知从何学起,我有信心自学,但是我很怕走弯路。昨天看到本论坛的“医医金针”老前辈写的《如何较快学会上乘的中医》一帖,在帖中他建议初学者从黄元御的书看起,以《黄元御医书十一种》搭个骨架,杂书勿看,从《四圣心源》开始学起,苦背默诵,再背诵《长沙药解》,则小病可以上手了。今天看到此帖的讨论,才知道老前辈说的不假啊,我把他的话转贴给你,希望对你有帮助,我是已经做好背诵的准备了!愿我们一起进步!

如何较快学会上乘中医学
一..杂书勿看,先以黄元御医书十一种搭个骨架.先背颂四圣心源,再背颂长沙药解,小病就可以上手了,先宗一家之言,以一龙治水,则天下无旱.为什么最先仅读黄元御,因为在仲景的后视镜内,只有黄元御一人.
二..再对伤寒悬解.金匮悬解下手,拿出考研冲刺的猛劲来.要烂熟於口,慢慢消化,并将四圣心源融会进去,建一个稳固的根据地,谁都打不进来.
三..再读素问.难经.灵枢及黄元御解,奠一个深而宽广.厚的基础,这样就可起万丈高楼.
四..道德经仅五千文,来回多耙几次,将历代老解都看看.去名相,去二元对立,建立象的概念,执大象,天下往.学会守静.观复,建立一气流行观念.则庞杂的中医顿时有序简单起来.
五..易学.拙文先天横图稍有,点滴心得,可拿来作垫脚石.玩味八个基本卦象,用一元盈缩,一气流行串起来,则中医生理..[载营魄抱一]可全部显现.
六..郑寿全的不朽功勋在于已悟到一元盈缩及一点元阳真种子,这是除黄元御外,建安以后无人可及的.但初学抚得龙泉.湛卢,易一头扎进四逆汤中.
七..其它医书,但观其方.论坛理法方论中病情辩析,老朽在此恭侯各位.


[ 本帖最后由 地图 于 2009/6/2 13:26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9/6/8 11:18:35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上各位,尤其楼上的。想不到你还参加了中里巴人的培训(我在网上看到过视频),真心希望你能用自己所学解决家人的痛苦。大家一起努力。还要更自信一点!

你贴上的信息太好了,中医网的价值从基本里说,满版的黄元御,就能帮助新人走对路,知道学习他就不会走错。

我会参考你贴的信息,虽然还看不太懂。但是相信会慢慢看懂:)

一定要慢慢看懂!
 楼主| 发表于 2009/6/8 11:23:0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忘忧闲人 于 2009/6/2 08:58 发表
看了你发的、自己得病的经历,有一定启发。很可能是治阑尾炎的药用得太狠了,过于寒凉,还兼湿邪,导致你痛经的。你要结合自己的病去看书,这样既能明白自己的病情,又能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发病部位为小腹,肝经 ...



你怎么和我想的一模一样,10年间我经常想是治阑尾炎的药太过了。因为有个小插曲,就是那次治疗之后大概几个月,很偶然的一次我把那次治疗的方子(治疗方案中包括中医)顺手给了另一个诊所的医生看了一下,他说了一句“用了红花啊,那是大破血的”,这句话我记了10年。一直隐约怀疑是那次治得太狠了。

也不知是不是,哎,反正也过去了。
 楼主| 发表于 2009/6/8 11:28:0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tiffanytte 于 2009/5/31 17:52 发表
我重返职场,工作是穷逍遥型的,就是钱少,但是比较清闲,呵呵,所以才有时间看看书,修身修心,呵呵。

在休息的那一年中,也思考了很多,经历了很多,最后才悟到要“知止”,但还有很多,需要我去思考,去修 ...



知止是怎么个境界?有时我经常想“心无挂碍,无有恐怖”,强迫性的默念多遍,让自己啥都不想,神经变大条变大条,便能将不安和恐惧情绪安定下来。你说到知止,隐约也给我类似的安宁感。

可能每人的领略都会有些不同。
发表于 2009/6/8 12:04:16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医学是艰难的,君不见那呀呀学语的幼儿需要多少个日夜、多少次重复才学会了喊“爸”、“妈”两个字。虽然我们成人了都有一定的文化知识,但对医学的知识来说,我们想通过自学达到一定的境界,是需要下很大的功夫才有可能实现的。如《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一书,里边的字没有几个是不认识的,但到了具体的医理知识时就不知所云了,比如学桂枝汤时,为什么是桂枝、芍药、甘草、大枣、生姜搭配,而不是其他搭配,又为什么桂枝、芍药、甘草、生姜的比例是3:3:2:3,而不是其他比,这些都很让人摸不着思路。虽然辅行诀里也有一些启发,但要真正领悟到中医的真蒂,还很远很远,至少要掌握那么多中医药的药性、功用等等的知识,没有长时间的积累是不可能的。如果有一个老师指点一下,或许我们可以少走许多弯路。可是这样的老师又在哪里呢?
中医内治靠药物为多,中医的外治有针疚、刮痧、艾炙、拔罐等等方法,可都是建立在经络学说基础上的,以掌握经络知识光靠看书是难以掌握到的,找个师傅?可真正懂得经络的师傅有几个呢?去看看一些所谓经络疗法,你会发现那些医生密密麻麻的在患者身上扎满针,可没有什么效果。如果说进行修练慢慢悟出经络或许有可能,但人们又花不起这个时间(许多人把这个时间用在打牌、喝酒应酬上去了)。
那么有没有中医速成呢?我在慢慢看书并一边练习经络体悟的同时,期待着高人早日出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6/16 18:57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