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楼主: 雪山来客

【原创】《伤寒玩家攻关秘籍手册》·雪山来客学习伤寒论的体会与临床经验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0/4/2 10:23:5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39 linmu326 的帖子

你好!你所反映的问题:“食欲不是太好。小肚子又涨的感觉。最近屁比较多,大便3——4天一次,每次量少,有半个香蕉那样长,肚脐眼这个地方只要稍微往外一量晒,就本能的感觉那个地方凉凉的很不舒服,大概是见不得凉,请教有何良策!我有一个疑惑:就是每次感觉到自己的双脚特别凉的时候,就是感冒啦!不知道啥原因?”

已经超出了寒咳的范围,属于肝气郁,肝脾不合,肝气犯脾胃所致。另外,粗看一下你的情况,可能有点偏阳虚的体质,同时虚火还有点上逆,故双脚特别凉。

这个调整起来有点复杂,还得有个过程。你可以到我的博客去看看,对这两方面都有详细的论述。
原生态杏苑:http://ngotcm.com/bbs/index.php?uid/151430
发表于 2010/10/7 08:06:50 | 显示全部楼层
写的很是不错 支持 有空试一下寒咳方
发表于 2010/11/4 17:35:18 | 显示全部楼层
当今医院都是西医的天下,即使有中医诊所都是清一色的温病派大夫,《伤寒论》压根就不会读,悲哀啊
发表于 2010/11/11 20:38: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udikaren 于 2010/11/11 20:38 编辑

这药有点咸,辣
发表于 2010/11/12 10:15:18 | 显示全部楼层
先生高人。冒昧为小儿求方:我儿子2007年8月14日生。睡觉汗多,而且睡觉时爱喝水,平时也喜欢出汗。不爱睡午觉。扁桃体经常发炎溃疡,一发炎就高烧。现在每个月都要发作一次,不胜苦恼!!这几天小孩子扁桃体又发炎了,查了血,拍了片子,医生说血象高,肺和支气管有炎症,发了几天高烧了,吃了退烧药不起作用,鼻子有些不通气,呼吸声大。非常期盼能够得到您的指点!!!
发表于 2010/11/19 13:07:1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看了两章伤寒论结果就懵了,看先生贴豁然开朗!受教了!
发表于 2011/1/16 10:03: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点头晕,不过坚持看完了,谢谢楼主
发表于 2011/1/17 23:24:11 | 显示全部楼层
向先生又学了不少东西,谢谢了
发表于 2011/2/10 01:53:11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这篇文章,感动至极,我也是学电脑设计的,只后悔太晚学中医了。以后加倍努力
 楼主| 发表于 2011/2/17 11:45: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雪山来客 于 2011/2/17 11:47 编辑

【再谈伤寒论的10%与90%】

笔者发表此贴的目的,本来是打算向中医爱好者们普及一些张仲景《伤寒论》方面的基础知识,把《伤寒论》从那个一千八百年之前的神秘殿堂中解放出来,走进寻常百姓家。但是后来集中精力于研究中医阴阳五行基础理论方面的研究,而每年大部分时间又远离江湖,进入深山,就将写此贴的事暂时搁置在了一边。

但是伤寒类疾病,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所谓“科学”发达的今天,都是威胁人类健康的最为常见的普遍性疾病。几乎每个人每年都会伤风感冒几次,在古代中医里,是将伤风感冒称为“伤寒”,尤其是对于八岁以下的幼童,因其正气未充,以及五十岁以上的老年人,因其正气逐渐衰微,这两个群体更是严重地受到伤寒病的威胁。然而幼童群体正是伤寒的重灾区!故这次打算将这个主题连续系统地进行下去。

我们知道,仲景翁写作《伤寒杂病论》是在一千八百多年前的东汉年间。那时候写作的媒介是竹简或帛书,写作或保存都有相当的难度。所以医古文都采用极其简奥的语言来表达。

同时仲景翁为了将他研究伤寒的心得,以及丰富的临床经验全面地保留并流传造福于炎黄后代,故将伤寒六经传变的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都完整地加以简要地记录。可以说,仲景翁为此是用心良苦的。

但由于篇幅所限,仲景翁无法将伤寒六经传变理论全面展开并加以细致地论述,而只能非常实用地介绍出现了一组什么样的证状,就可以断为何证,对应于应当采用哪个药方,对号入座。所以我说它是一本临床实用手册性的书籍,仲景翁所强调的正是临床实用性!如果将这个定位定错了,反而把它作为一套纯理论进行传授或学习,就永远无法锲入伤寒论之门!

不幸的是,当今学院式的教学模式,却恰恰是犯了这个错误。把伤寒论当做一套理论模式,远离临床加以课程化的教学,其结果可想而知。我在现实中遇到过不少从中医学院毕业的本科生,甚至还有研究生,他们不会用伤寒论的药方治疗自己的伤寒,当然更不会为患者治疗伤寒疾病。

大概四五年前,曾遇到过一位从陕西中医学院毕业的年轻中医,他号称专门治疗疑难病。可是有一次他感冒了,很长时间没有好,我就让他到我的房子来取药,我那儿治疗伤寒表证的十几种中药是全的,他是科班毕业生,自己开张方子应当没有任何问题。可是他一直没来取药,他的感冒也一直没有好。

后来,他给一位伤寒虚证的患者治病,开出一张方子,把十几味伤寒常用药,像麻黄桂枝之类全部开了上去,患者服后大汗淋漓,几乎虚脱。这时我才明白,原来这位号称专治疑难病的本科毕业生,却对伤寒基础一窍不通!

还有一位上海中医药大学毕业的中医研究生,我知道他长期只会用西医吊水的办法为患者治疗伤风感冒。他被人们称为才子,至于他到底有多大的本事也还不得而知。有一年春节后,他来到我的房子,说他自己彻夜不眠,要求我为他抓一些中药。他拿出一张事先写好的药方,是他自己为自己开的,是在六味地黄丸基础之上再加上几味组成,因为是同道,我当然毫无保留地按他药方所写抓了药。抓好了药,他很高兴地说,这是他首次开出药方。这就是国内科班生的现状,不会切脉,不懂伤寒,也不会开方!

还有一次,遇到了从湖北中医药大学毕业的一对夫妻,已经工作了若干年了。丈夫极度的肾亏,几乎要不行了,就开始练气功。气功无法摆平,又开始习练道家功。还是不能摆平,就来到高原学习佛法。他天天必须得熬药服药,不管走到哪儿,总是背着几大编织袋的中药饮片。

这两口子都心直口快,见面不久,也无须我发问,他们就滔滔不绝地将自己的经历告诉了我。

他们说,虽然毕业后在一家中医院工作若干年了,但是他们都还不会开方。为了应付病人,就想出一个绝妙的办法。就是从古代的方书中找出认为是比较好的放在案头,病人来了就从方书中选择合适的药方抄给病人。他们认为最好的就是陈士铎的《辨证奇闻》,只要能对上证,就非常灵验!

这样的例子还很多很多,没时间一一列举。所以当前中医药院校科班毕业生工作难找也就不奇怪了。整个医疗战线几乎被西医全部占领也更不奇怪了!确实是中医自己太不争气了!

看来普及伤寒论的对象,不仅仅限于中医爱好者、患者群体。还需要面向中医药科班生!由此可见,普及伤寒论的任务确实是任重而道远!

由此,我们可以发现,广大的中医爱好者实际上与中医科班生处于同一起跑线上,只要锲而不舍,且方法对头,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心有灵犀一点通,总可以锲入伤寒之门。这样,首先可以独善其身,进而为亲朋好友排忧解难,兼济天下。

实际上我从开始接触《伤寒论》至今,已近40个年头矣!在1973年逛书店时,我发现了由王叔和辑录,成无己注解的通行本《注解伤寒论》,是1972年12月第一版第四次印刷,定价是四角三分。同时还有《金匮要略》,当时毫不犹豫地就将两书请回了家。虽然当时看不懂这些深奥的经典,但是我对此深信不疑,数十年如一日地带在身边,置于案头,无数遍地揣摩其中的道理。其实,我并不比其他人高明多少,从得到书算起,前后经历了30多年,一直如堕五里云中,云里雾里一头雾水,我并未因此而舍弃,近年来才算获得回报。活到老,学到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5/3 16:4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