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楼主: 雪山来客

【原创】《伤寒玩家攻关秘籍手册》·雪山来客学习伤寒论的体会与临床经验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1/3/3 10:13:48 | 显示全部楼层
附-湘山牧童整理关于医宗金鉴的相关说明:

《医宗金鉴》
《医宗金鉴》是清乾隆帝敕命编纂的大型综合性医学丛书。清朝前期,社会经济发展,国力鼎盛,宫廷医学也达到顶峰阶段。乾隆皇帝务求标榜文治,于乾隆四年(1739)下谕太医院编纂医书:“尔等衙门该修医书,以正医学”。由大学士鄂尔泰和亲王弘昼督办,任命御医吴谦、刘裕铎担任总修官(相当于主编),陈止敬担任该书的经理提调官。为保证医书的质量,选派有真知灼见、精通医学、兼通文理的学者共同编纂,设纂修官14人,副纂修官12人,武维藩等作为纂修官参加了编写。此外,还有审效官、誊录官等人员,共70余人参加了编写工作。编撰中,不仅选用了宫内所藏医书,还广泛征集天下新旧医籍、家藏秘籍和世传良方。

1742年,《医宗金鉴》纂修完成,乾隆帝赐名为《医宗金鉴》,并御赐编纂者每人一部书、一具小型针灸铜人作为奖品。自1749年起,清太医院将《医宗金鉴》定为医学生教科书;这部书还广泛流传于民间,深受读者的欢迎。

《医宗金鉴》是作者们对18世纪以前的历代医学著作加以校订、删补,并节录编辑而成书的,是宫廷医家集体智慧的结晶。《医宗金鉴》一书,从医学文献校订整理的角度体现了宫廷医学的学术水准和成就。

吴谦:《医宗金鉴》的总修官

吴谦(1689~1848年),字六吉,安徽歙县人,是清雍正、乾隆年间的名医,曾任太医院右院判。

作为御医,吴谦经常随侍于皇帝身边。乾隆五年(1740年)早春二月,乾隆帝患了感冒,吴谦、陈止敬等御医“敬谨调理,甚属勤劳,……且奏效甚速”,使乾隆帝很快就痊愈了。吴谦等因而受到了嘉奖。在为宫廷服务期间,吴谦多次受到这样的恩赏。

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乾隆帝诏令编纂医书,命吴谦、刘裕铎为总修官。作为总修官,吴谦为《医宗金鉴》的成书做出了重要贡献。吴谦认为,医经典籍以及历代各家医书,存在着“词奥难明、传写错误、或博而不精、或杂而不一”等问题,应予以“改正注释,分别诸家是非”。

吴谦崇尚仲景学说。在撰著《医宗金鉴》时,他参考引用清乾隆以前研究《伤寒论》、《金匮要略》 的20余位医家的著述,对这二部经典著作的原文逐条加以注释,汇集诸注家之阐发,撰成《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17卷、《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注》8卷,列为《医宗金鉴》全书之首。
 楼主| 发表于 2011/3/3 10:43: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雪山来客 于 2011/3/6 10:41 编辑

刘渡舟谈《学习中医的点滴体会》(上) :(http://www.ngotcm.com/forum/thread-84963-1-1.html

刘渡舟是公认的《伤寒论》的权威,他老前辈的一席谈,对于如何锲入中医之门很有启发,故转帖过来部分内容供大家参考。尤其是他对《医宗金鉴》的高度评价,更是值得大家关注。
*********************

      在旧社会,师带徒的方法因人而异,大致有两种形式:
      第一种,老师采用浅显的读物,如《汤头歌》、《药性赋》、《濒湖脉学》、《医学三字经》等教材,向学生进行讲授,并要求记诵。

      据我了解,凡是用这种教材的老师们,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偏重传授自己的经验为主,而对《内经》、《伤寒论》等经典著作的讲授,则重视不够。因此,他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是侧重于临床,而忽于理论方面的研究。


      第二种,与以上正好相反,老师在启蒙教学阶段,就以四部经典著作开始。他们的主张,和《千金方-大医习业一》的精神遥相呼应。所以,他们培养出来的学生,一般地讲,理论水平较高,而且基础也打得牢固,有发展的潜力,故被历代医家所拥护。


       清代的医学大师徐灵胎,在《慎疾刍言》一文中指出:"一切道术,必有本源,未有目不睹汉唐以前之书,徒记时尚之药数种,而可为医者。"他说的汉唐以前之书,指的是《内》、《难》等经典著作。可见,徐氏也主张先学经典著作为学医的根本。


      我是怎样学起中医来的呢?因为我体弱多病,经常延医服药,而接近了中医,并以此因缘加入了中医队伍。我的学医老师,在营口行医为主,他收了三个徒弟,我的年纪为最小。当时我学的中医课程,现在回忆起来,大体上分为中医基础理论和临床治疗两个阶段,共花费了六年的时间。


       在理论基础阶段,学了张、马合著的《黄帝内经》、《本草三家注》以及《注解伤寒论》和《金匮心典》等著作。


      由于我曾读过几年私垫,古文有点基础,所以,文字方面的困难不大。但对老师所讲的医理方面,就存在很大的难题。记得有一次老师讲《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的"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的内容时,尽管老师讲得眉飞色舞,而我却象腾云驾雾一样了。对中医理论基础,我学了整整三年。虽然对一些问题还有些朦胧,但把一些经典著作系统地学了一遍,这就对进一步学习中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算是很大的收获。


       学到第四年,老师为我讲授了《医宗金鉴》中的临床课程,如"杂病心法要诀"、"妇科心法要诀"和"幼科心法要诀"等。由于这些内容是用歌诀格式编写的,因之老师要求一边学一边背,直到背得滚瓜烂熟时为止。背书对我来说虽不陌生,但它很压人,来不得半点虚假,必须每天早起晚睡付出辛勤劳动。


       关于背书的问题,历来也有争论。我的意见,倾向于应该背点书的。《医宗金鉴?凡例》中说:"医者书不熟则理不明,理不明则识不清,临征游移,漫无定见,药证不合,难以奏效。它指出"背"。是为了书熟,书熟是为了理明,理明是为了识清,识清是为了临床辨证。由此可见,《金鉴》所写的大量歌诀体裁,是为了人们的背诵和记忆,这也就勿怪其然了。然而,中医的书浩如烟海,谁也不能一一皆读。因此就有地区之所尚,或因师传之所异,而不能不有所选择。例如,南方的医家则多宗孟河派的费、马之学,而东北三省,则多把《医宗金鉴》奉为圭臬。


  《医宗金鉴》这部书,原为清乾隆太医院右院判吴谦的未成之著,后被政府发展,认为可以作国家的医典,仍指令吴谦、刘裕铎本着'酌古以准今,芟繁而摘要"的宗旨,在原书的基础上,进行了认真的修纂。大约又过了两年,于公元一七四二年方始告竣。全书共为九十卷,计分十一个科目。它与唐代的《新修本草》,宋代的《和剂局方》可以互相媲美而并驾齐驱。


      徐灵胎评价此书有"源本《灵》,《素》,推崇《伤寒沦》、《金匮要略》以为宗旨,后乃博采众论,严其去取,不尚新奇,全无偏执"的美誉,也就说明了这部书的成就是非凡的。它不仅在东北三省发生影响,而且远及全国和东南亚各地。


      在老师的指示下,我买了一部《医宗金鉴》。通过自己的学习,发现其中的《订正伤寒论注》搜集了诸家之长,参以己意,说理明畅,使人读之发生兴趣.于是,我如饥似渴地埋首于《伤寒论》的学习。从这开始,方由被动的学习,变为主动的学习,而向自学迈出了新的一步。


还有,在刘老的《点滴体会-下》中,系统介绍了如何学习《伤寒论》的几个重要的方面,因其内容过多,大家可以自己过去看看。

但是很重要的是,刘老提到了先将《伤寒论》的白文从头到尾阅读4-5遍的建议,LZ深感赞同!而一个比较简明的《伤寒论》白文 ,就是康平版,由坛友整理的版本,已经上传到了本版块提供下载研习。该版本的特色就是特别简明,故最适合初学者阅读。下面的帖子已经给出了链接。
发表于 2011/3/3 11:35:04 | 显示全部楼层
伤寒版面暂开放发帖。
发表于 2011/3/4 06:01:02 | 显示全部楼层
又见玩家天下伤寒论,文中提到的方法论确实高!
 楼主| 发表于 2011/3/5 11:13: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雪山来客 于 2011/3/6 10:31 编辑

终于将吴谦的“医宗金鉴-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弄妥发布了,事情都是想来容易,做来难。本来想两三天弄好的,结果一弄弄了十多天。今天起就可以一门心思继续经营这个是《伤寒论》的路边大排档,快餐业,专门面向不愿被西医宰,吃够了庸医苦头,而又明医难寻,想拜老祖宗,学一些《伤寒论》的基本知识,以应急需的江东父老兄弟姐妹们,也就是中医业外的下里巴人人群。

有钱的帮个钱场,没钱的帮个人场,来的都是客,全凭嘴一张!下里巴人《伤寒论》继续中……


今天还想再说说方法,或者工具的窍门。
其实这个问题,老祖宗孔夫子就有过交代:“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就是说,要想完成完善一件事,就必须先将工具弄锋利了。
是木匠就得把斧子磨得快快的,是石匠就得把凿子锻得尖尖的。


但是孔夫子讲法是面对着他的一帮儒生弟子,而儒生们并不需要什么斧子凿子,他们是读书人,需要的是读书的方法。孔夫子又说:“思无益,不如读。”可见孔夫子再三强调的是读书。但读书更需要有方法,这种方法,就是一种“软工具”。也就是一种无形的工具,这个软工具可比硬工具要重要得多!这个重要的问题被许多读书人忽略了,所以读书读得很累很苦很乏味,结果呢,事倍功半。

那……?

能否找到一个事半功倍,甚至是十倍的“工具”呢?答案是非常非常肯定的!


顺便提一下,
《医宗金鉴·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全文整理后的WORD文档,已经在本版块上传提供下载,故该文档的内容不再继续贴出。大家可下载后阅读。
康平版《伤寒论》白文的PDF格式与WORD格式文档也可在本论坛下载:
发表于 2011/3/5 11:40:06 | 显示全部楼层
花了好久终于看完了,本人学伤寒方法和老师差不多,治愈好些身边的亲人。多
 楼主| 发表于 2011/3/5 16:38:3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乾健坤载 的帖子

有坛友在不辞辛苦爬楼,很是感动,也有坛友不断地打招呼,表示鼓励,也使LZ感到鼓舞,决心将下里巴人大排档继续下去。
 楼主| 发表于 2011/3/5 18:46:09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张纸学习法”…一不当心考上名校】

本帖最后由 雪山来客 于 2011/3/6 12:05 编辑

【“一张纸学习法”…一不当心考上名校】

其实我这个人特别懒,不管做什么事情总想方设法偷懒讨巧,想花费最小的力气,获得最大的回报。用一句流行话说,就是“小投入,大回报,高风险,高回报”。这个懒人懒办法的习气,是在高中时开始表现出来的。


中学高三,在老师启发下,我已经习惯于将各门功课进行总结,将“三基”,就是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公式总结起来。中学薄薄的几本教科书能有多少内容啊?每门课程总结起来也就是一点点。结果平时测验,期中期末考试,100分都是一串串地跟着我走。


后来,到高考前一个多月,学校放假,让学生自己在家复习,我很快地将平时总结好的再提炼一次。但是这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就是每门课程的要点,必须压缩到一张32开纸上,而且不能翻面。我把这种学习法,叫做“一张纸学习法”。由于平时做好了积累,所以这项工程很快就完成了,我只要过几天将几张纸上的内容再过目稍加熟悉就行。但是政治课没有办法,只好到考前的10天开始硬背,背早了要忘。语文全凭平时积累,是没法临时抱佛脚的。


那时候太多的时间没事儿干实在是无聊,就只好借来大部头小说整天抱着看。还记得很清楚,苏联作家肖洛霍夫四大部《静静的顿河》就是那时候看的。老爸老妈看我整天看小说,不务正业,就数落:“看你还想考大学吗!”现在想起来,如果那时候就知道中医这么有用,能拜个师傅开始学中医,那该有多好!


而年级尖子生们都抱着大部头习题集整天泡题海,那时候崇拜苏联,习题集都是什么“斯基”的,一本习题集足足有一寸厚,还向我炫耀,嘴头整天挂着“清华北大,北大清华”。我看着觉得心里直发怵,可没这勇气,知难而退吧!当时自我打分,我应当是排在年级第一梯队的下层,能够考上个草根大学也就不错了。什么名牌重点的,想都不敢想。


后来就参加高考,再后来高考发榜,重点大学先发榜,结果一不当心,考上某名牌大学,从西北边陲城市一下子飞到了北京,真有“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感觉!过了很长很长时间之后,我才知道自己的高考成绩。高考项目:数理化外文,加语文政治,总共六门。每门课满分是100分,总共是600分。我的成绩,数理化外文四门,都是满分100,语文政治两门共155分,以总分555遥遥领先,名列考区榜首。而考区第二名,还不到500分。可那些泡在题海里的尖子生,后来都不知到哪儿去了。
懒人懒办法,偷懒讨巧的“一张纸学习法”初战告捷!

但这仅仅是个案,是否具有普遍意义呢?

走出校门,走进另一个校门。后来我在某高校任教,教理论力学,著名的难教难学,被称为是老虎课。我故伎重演,在每一章完成之后,就顺手进行总结,把这一章的理论公式概念系统化,用表格箭头表示出其中内在的逻辑关系。同样压缩在一张纸上。到期末,将各章的“一张纸”再进行压缩,再次压缩到一张纸上,且不能翻面。

这不能翻面很是重要,因为所有的内容都在同一面,一目了然,无限风光尽收眼底。一翻面,思维就会中断而不连续,这很是影响理解记忆。我同样没有让学生多做一个题目,搞题海战术。期末参加全省会考,我教的两个班名居榜首。
这次考验是在群体试验田中进行的,而且有明确的对比值,说明了“一张纸学习法”具有普遍意义。
这种现象还反复出现在各个不同的领域中。

例如汉字,在计算机字库的小字符集中,共有4763个汉字及各种符号,大概其中有1千多个排在后面的,就连我都很难认识了。而常用的最多就是1千个左右,最最常用的可能就是3-4百个,也就只占到了总数的10%。还有前面讲过的计算机DOS命令集,也有10%规律。

认识这个规律很重要。因为现代社会高度紧张,大家都没有很多空余时间。而业余习医者一般年龄偏大,如果需要背诵的内容太多,就很难坚持学下来,难以致用,就被堵在了《伤寒论》殿堂的门外。然而,年长者在理解力方面却占有优势,那就尽量发挥优势,避免弱势,这就容易获得成功。

 楼主| 发表于 2011/3/6 12:08:51 | 显示全部楼层
【《伤寒论》与系统分析法——“书到用时方狠多”】

“书到用时方狠多”,书应当越读越薄,“一张纸”实际上就是一种提纲挈领、纲举目张的梳理方法。因为任何一个学科,其之所以能够建立,就必然有其内在的逻辑系统。在西方科学数理化类学科中,都是依靠逻辑推理来建立本学科的体系,而且往往是沿着一个逻辑方向单向地推导(成直线型单方向),故其中的逻辑体系很明显,容易把握。

但,《伤寒论》这个深奥的经典中是否也存在其内在的逻辑体系呢?答案是肯定的。这就是众所周知的“六经辩证”(三阴三阳)体系。若能以一条条“经”为纲,再以每条经中的一个个证与方为目,则必能做到提纲挈领,从而纲举目张,一目了然。但是问题的复杂性在于,几条不同的经并不仅仅是纵向发展,而且还有广泛的横向交错,最后形成一个纵横交错平面分布的巨大网络(二维)系统。

就像是一张巨大的渔网,通过若干节点,纵横交错相互绞结而整合为一个完整的有机整体。问题更为复杂的是,在其中若干节点上,还会出现更多个分支,而出现立体多维的分布,这就远比西方数理化学科的逻辑体系要远远复杂。这就形成了《伤寒论》的理论体系特别难于把握和理解的一个重要原因。

“无规矩不成方圆”,我们的方法是,先将每一条经的最关键的节点找到,并以此为据点,向着纵深和横向两个方向发展,梳理出其中纵横两个方向的内在联系。这种方法,用个现代术语,就叫做“系统分析法”。

这上面讲的很是抽象,难以理解,看不明白也没关系,当我们将六经都熟悉一下之后,再来回顾这些话,就能感到非常直观了。

罗嗦多了,下面言归正传,回来讲中医的10%。

 楼主| 发表于 2011/3/7 17:34:21 | 显示全部楼层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伤寒ABC之一】

本帖最后由 雪山来客 于 2011/3/9 11:10 编辑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伤寒ABC之一】



思考再三,觉得当前黎民百姓之所以深受伤寒之害,并在求医途中误入歧途,还是由于缺乏伤寒的基本常识,故我们还是从最基本的伤寒ABC开始吧!




【《伤寒论》关于伤寒的正确定义】


何谓“伤寒”?
在通俗意义上讲,伤寒就是相当于当今所谓感受了风寒引发的伤风感冒发热发烧这一类疾病。




但在医圣张仲景的《伤寒论》里面,对此是有明确的定义的。且《伤寒论》在此明确的定义之下,对伤寒类疾病的预防与彻底的治疗,展开了系统而周密的讨论。




先请看从《伤寒论·伤寒例》中摘引的经文(从康平版伤寒论摘出,部分文字参考成无己注本作了补充),“伤寒例”相当于整篇《伤寒论》的总提纲:




【凡春气温和。夏气暑热。秋气漓冷。冬□(气)冰冽。此则四时正气之序也。
原注○冬时严寒。万类深藏。君子固密。则不伤寒。触冒之者。乃名伤寒耳。




其于伤四时之气。皆能为病。(成无己本此处有“以伤寒为毒者,以其最成杀厉之气也”)。中□而即病者。名曰伤寒。


中寒。不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病。暑病者。热极重于温也。
原注○是以辛苦之人春夏多温热病者。皆由冬时触寒所致。非时行之气也。】



【体中寒即病者。谓之伤寒也。九月十月。寒气尚微。为病则轻。十一月十二月。寒冽已严。为病则重。正月二月。寒渐将解。为病亦轻。此以冬时不调。适有伤寒之人。即为病也。】


凡伤于寒。则为病热。热虽甚不死。】

【《素问·热论篇》:“黄帝问曰: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
从上述经文可明确以下几个问题:
1、伤寒的起因与定义:
、“触冒之(按:“之”即寒气)者,乃名伤寒耳。”
、“中□(此处当为“寒”)而即病者。名曰伤寒。”
、《素问》:“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
由此定义可知,从《内经·素问》到《伤寒论》,中医自古以来一脉相承地认为,是由伤寒而引起的受寒后发热发烧这一类的疾病之总称,《伤寒论》还明确地认为起病原因是由于自我保护不完善,感受了寒气所致。


而绝对不是像当今“科学”的西医所宣传的那样,感冒发烧是什么“细菌、病毒、支原体”等等致病因子引发。




显而易见,站在老祖宗《伤寒论》的立场来看,西医的观点完全是与伤寒病的真相大相径庭的,是极其荒谬的。因而,其采用吊抗菌素消炎杀灭细菌,用抗病毒药等等,或采用退烧药退烧等等,认为这样就可以治愈伤寒,实在是一个弥天大谎!相去《伤寒论》的真理十万八千里!




理论起点错了,后面的一切治疗手段就全部错了!其理论完全进入驴头不对马嘴的歧途,而且把黎民百姓也引入到毫无意义的误治歧途,备受痛苦!




爱因斯坦有一句名言:“是理论决定了观察的结果。”
西医虽然凭借着无量的科学仪器,如显微镜、X光、CT等等,投入了无量的人力,但是其理论的根本性错误,就无法避免其结论的错误!




医圣张仲景在1800年前,以一人之力创著了震古烁今的《伤寒论》巨著,而当今科学家集中全力,却在一条荒谬错误的道路上愈走愈远,其智慧的高下,以及两种文化的优势,真可谓是天地悬隔!




2、伤寒的严重性:

①、“以伤寒为毒者,以其最成杀厉之气也”:就是说,先圣认为寒毒是一种最为凶杀之气,对人体的伤害最为严重。




②、“中寒。不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病。”:人体为寒毒袭击后,即使当时不立即发病,由于寒毒藏于肌肤,潜伏到春夏,还会继续致病。




由此可见,伤寒之后,明智之士就应当立即采用正宗《伤寒论》的辩证治疗方法,彻底将寒气祛除,这是唯一正确的选择,别无他法。




3、伤寒的预防——防患于未然:
①、“冬时严寒。万类深藏。君子固密。则不伤寒。”
就是说,冬天,万物都深藏不露,君子也应当效仿而深藏,则不会感受寒气而致病。


②、避免“汗出当风,醉以入房”,是预防伤寒的要则。汗出,则腠理疏松,已被风寒所袭。房事不慎则伤肾,肾为元气之根,元气亏损,就容易中风寒。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5/19 03:52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