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查看: 18906|回复: 111

我也买了黄帝内经(初学内经点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4/24 18:58: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昨天,特意去书店买黄帝内经。这种经典著作,我只想买原本,不想要注释的那种。

书城不大,黄帝内经相关的书倒不少。最后,选来选去,买了人卫出版的黄帝内经,分为两本(素问和灵枢经)。有意思

今天,把网站上提供的道德经也打印成几页的小册子(昨天没有买到)

呵呵,这下方便我好好学习了

[ Last edited by 火木子 on 2006/5/27 at 08:08 ]
发表于 2006/4/24 21:24:4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买的是人民卫生版的,两本书,还买了本伤寒论。楼主是要自己学吗?
 楼主| 发表于 2006/4/24 21:58:31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呀!准备一边自己读读看,一边也可以跟着三七先生的讲解学习。

伤寒就不想特别的去学了。我更关注的是养生之道。
发表于 2006/4/25 22:56:2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版本怎么样?有没有发现错误?
 楼主| 发表于 2006/4/27 11:27:2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好意思!

我没法评论版本,呵呵

倒是可以写(抄)点读书笔记
-----------------------------------------------
今天开始阅读《素问》

上古真天论篇第一

嗟夫!

“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劳作”,

今时之人,“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

故,前者度百岁,后者半百而衰!

养生之道应该:“恬淡虚无”,“精神内守“,对“虚邪贼风,避之有时”。
因此养生者,”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
这样就可以做到“朴”,即:”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
而,“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贤不肖不惧于物,故合于道”

“德全不危”,信哉!

养生者(或者说修道者)的层次,由高到低为:上古“真人”、中古”至人“(亦可归于”真人“),“圣人和”贤人“。

另,才明白”知道“之词,本意是指修炼养生方面的,现在都被引申使用了。

(很震撼!居然这么好的书,现在才看到,过去错过了。我的古文并不好,有些文字和词句不解其语法、难明其意。唯兴之所致,暂可略过,上下通读,大致可以。)

[ Last edited by 火木子 on 2006/4/27 at 11:36 ]
 楼主| 发表于 2006/4/27 12:16:57 | 显示全部楼层
接下来,看《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

这个三七先生在坛上有部分讲解了。

目前来看,从这篇就开始讲“圣、贤人“之道了。
 楼主| 发表于 2006/4/27 13:05:18 | 显示全部楼层
紧接上面,

四气(时、季)四养,春养生、夏养长、秋养收、冬养藏,亦即养肝、养心、养肺、养肾,亦即从木、火、金、水四气之道。

又,“四时阴阳者,万物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圣人可真是懂得调养啊!
 楼主| 发表于 2006/4/27 13:12: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至此,语义难解者多了,愚人一个啊。呵呵,先不管,通读下去再说

又,首篇的真人,看来不会在此经中说到了,道生者,何处说?况圣、贤者亦难追。

不从四时变化,病生!病生,则看下面的治病之法(应该是吧?)
发表于 2006/4/27 14:47:53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伙子你的古文功底不错嘛。
 楼主| 发表于 2006/4/27 14:57:50 | 显示全部楼层
正看得焦头烂额之际,得“中医实在易”鼓励实在不易。继续学习中......,还请“中医实在易”等老师多多指点小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6/1 11:39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