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楼主: 无动于中

读《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3/29 15:06:37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上各位先生, 受教了!
 楼主| 发表于 2009/4/9 16:20:17 | 显示全部楼层
综合前面几个图,新做一个。

[ 本帖最后由 无动于中 于 2009/4/9 15:42 编辑 ]
三个同心圆ss.jpg
 楼主| 发表于 2009/4/28 17: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上图右上角有些错误,更正一下
三个同心圆ss.jpg
 楼主| 发表于 2009/4/28 17:08:27 | 显示全部楼层

四维五行与六气

没事喜欢乱画,画完下图后,感觉有必要考证一下“三焦“,与图中中间那个红色圆圈——”相火”的关系。因为常常看到“三焦相火”之说。

三焦,为六腑之一,是上、中、下三焦的合称。关于“焦”字的含义,历代医家认识不一。有认为“焦”当作“膲”者,膲为体内脏器,是有形之物;有认为“焦”字从火,为无形之气,能腐熟水谷之变化;有认为“焦”字当作“樵”字,樵,槌也,节也,谓人体上、中、下三节段或三个区域。

关于三焦有名无形说三焦“有名无形”之论,始于《难经》。《难经·二十五难》曰:“心主与三焦为表里,俱有名而无形。”《三十八难》亦谓三焦“主持诸气,有名而无形,其经属手少阳。此外府也。”自此以后,如《中藏经·论三焦虚实寒热生死逆顺之法》说:“三焦者,人之三元之气也……其有名而无形者也。”唐·孙思邈亦谓三焦有名无形,如在《千金要方·三焦脉论》中说:“夫三焦者,一名三关也。上焦名三管反射,中焦名霍乱,下焦名走哺。合而为一,有名无形,主五脏六腑,往还神道,周身贯体,可闻不可见。”元·滑寿的《难经本义》说:“盖三焦则外有经而内无形。”明·李梴的《医学入门·卷之一·脏腑条分》说:“三焦,如雾、如沤、如渎,虽有名而无形;主气、主食、主便,虽无形而有用。”近代张山雷在《难经汇注笺正》中亦说三焦“有名无形”。以上诸家论说,皆承《难经》“有名无形”之说。

三焦有形、无形之说,皆有据有理,其对三焦实质的研究有所裨益。然而三焦形名,千年争论,孰是孰非,尚无定论。有名有形与有名无形,各有偏颇之处,难能全面。诚如张志聪在《侣山堂类辩·辩三焦》中所说:“有形、无形皆是也,但各偏执一见,而不能通贯耳!”唐·刘禹锡说:“古所谓无形,盖无常形耳。”亦有人认为三焦是“非若五脏之形各自成体,故不得定其象。”清·喻昌在《医门法律·论三焦》中亦说:“所谓形者,非谓脏腑外别生一物,不过指其所而为形耳。”故近来有人提出:三焦无形,并非人们通常所理解的没有形质的意思。三焦具有通行元气、水谷和水液的功能,功能的发挥是以一定的形质为基础的。但此形质并非是一个具体的确定的脏器组织,而是对一些脏器组织及其功能的概括。即是所谓“无常形”、“不得定其象”、“指其所而为形”、“道是无形实有形”之意。

3.三焦的功能


(1)三焦总的功能

①通行元气三焦通行元气之说,首见于《难经》。如三十一难说:“三焦者,水谷之道路,气之所终始也。”三十八难说:“所以腑有六者,谓三焦也,有原气之别使,主持诸气。”六十六难说:“三焦者,原气之别使也,主通行三气,经历五脏六腑。”原文明确地说明三焦是人体元气(原气)升降出入的道路,人体元气是通过三焦而到达五脏六腑和全身各处的。

元气,为人体最根本的气,是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元气根于肾,通过三焦别入十二经脉而达于五脏六腑,故称三焦为元气之别使。《中藏经·论三焦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对三焦通行元气的生理作用作了更为具体地描述:“三焦者,人之三元之气也,号曰中清之府,总领五脏六腑、营卫、经络、内外、左右、上下之气也。三焦通,则内外左右上下皆通也,其于周身灌体,和内调外,营左养右,导上宣下,莫大于此也。”因为三焦通行元气于全身,是人体之气升降出入的通道,亦是气化的场所,故称三焦有主持诸气,总司全身气机和气化的功能。如果元气虚弱,三焦通道运行不畅或衰退,就会导致全身或某此部位的气虚现象。

②运行水谷《素问·金匮真言论》称三焦为六腑之一,《素问·五藏别论》称三焦为传化之府,其具有传化水谷的功能。《素问·六节藏象论》说:“三焦……仓廪之本,营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转味而入出者也。”指出三焦具有对水谷的精微变化为营气,以及传化糟粕的作用。《难经》明确提出三焦的运行水谷作用,如三十一难说:“三焦者,水谷之道路,气之所终始也。上焦者,在心下,下膈,在胃上口,主内而不出。……中焦者,在胃中脘,不上不下,主腐熟水谷。……下焦者,当膀胱上口,主分别清浊,主出而不内。”水谷在人体运行道路及气之所终始,包括饮食物的消化、精微物质的吸收、糟粕的排泄全部过程,用“三焦者,水谷之道路”来概括。并根据上、中、下三焦所处部位不同,对水谷运行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也就不同,而有上焦主纳,中焦主腐熟,下焦主分别清浊、主出的具体描述。这是以三焦运行水谷来概括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及排泄的功能。

③运行水液三焦为人体水液运行的主要通道,这在《内经》中有多处论述,如《素问·灵兰秘典论》说:“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灵枢·本输》说:“三焦者,中渎之腑,水道出焉,属膀胱,是孤之腑也。”说明三焦是人体管理水液的器官,有疏通水道,运行水液的作用。

人体水液代谢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是多个脏腑的一系列生理功能的综合作用。如《素问·经脉别论》说:“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水液代谢虽由胃、脾、肺、肾、肠、膀胱等脏腑共同协作而完成,但人体水液的升降出入,周身环流,则必须以三焦为通道才能实现。因此,三焦水道的通利与否,不仅影响到水液运行的迟速,而且也必然影响到有关脏腑对水液的输布与排泄功能。也可以说,三焦运行水液,是对脾、肺、肾等脏腑主管水液代谢作用的综合概括。

如果三焦水道不利,则脾、肺、肾等脏腑调节水液的功能将难以实现,引起水液代谢的失常,水液输布与排泄障碍,产生痰饮、水肿等病变。正如《类经·藏象类》所说:“上焦不治,则水泛高原;中焦不治,则水留中脘;下焦不治,则水乱二便。

(2)三焦的各别功能    三焦的各别功能,是说三焦除了运行元气、水谷与水液的功能外,上、中、下三焦还有各自的功能特点。

①上焦如雾 根据三焦部位划分,上焦主要指胸中,包括心肺二脏。心主血,推动血液运行于全身。肺主气,主宣发肃降,将水谷精气布散于全身。因此,上焦的生理功能,主要是输布水谷精微(气血)。如《灵枢·决气》说:“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灵枢·营卫生会》又概括为“上焦如雾”。所谓“如雾”,是形容上焦心肺敷布气血,犹如雾露弥漫之状,灌溉并温养全身脏腑组织的作用。

此外,《难经》认为上焦有受纳水谷的作用,如三十一难说:“三焦者,水谷之道路……。上焦者,在心下,下膈,在胃上口,主内而不出。”

②中焦如沤  中焦主要指上腹部,包括脾、胃及肝、胆等内脏。胃主腐熟,脾主运化,肝胆主疏泄,并分泌、排泄胆汁以助消化。因此,中焦具有消化、吸收并转输水谷精微和化生气血的功能。《灵枢·营卫生会》说:“中焦……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以奉生身。”并概括中焦的功能为“中焦如沤”。沤,是浸泡的意思。所谓“如沤”,是形容中焦脾胃腐熟、运化水谷,进而化生气血的作用。《难经》亦持此说,如三十一难说:“中焦者,在胃中脘,不上不下,主腐熟水谷。”

③下焦如渎  下焦主要指下腹部,包括肾、膀胱及大小肠。《难经·三十一难》说:“下焦……主分别清浊,主出而不内,以传道也。”是说下焦的主要生理功能为传导糟粕,排泄二便。糟粕的排泄,一是从大肠排出大便,一是从膀胱排出小便。如《灵枢·营卫生会》说:“下焦者,别回肠,注于膀胱而渗入焉。故水谷者,常并居于胃中,成糟粕而俱下于大肠,而成下焦。渗而俱下,济泌别汁,循下焦而渗入膀胱焉。”就是说下焦有排泄二便的作用。

对下焦主“分别清浊”,有不同的认识:

一是就肾与膀胱的功能而言,水液在肾与膀胱的气化作用下,有用的水液(清者),固摄于体内,无用的水液(浊者),成为小便而排出体外。此清、浊,指有用水液与无用水液。故《灵枢·营卫生会》概括为“下焦如渎”。所谓“如渎”,是形容下焦肾与膀胱排泄水液作用,犹如疏通沟渠,使水浊不断外流的状态。即是肾与膀胱的生成和排泄小便的作用。

二是就大小肠的功能而言,水谷通过小肠的化物、泌别与大肠的传导、变化,将精微物质(包括水液)吸收,糟粕形成大便而排出体外。此清、浊,是指精微与糟粕。

三是根据《灵枢·营卫生会》所说:下焦使水谷“成糟粕”,“下于大肠”,“济泌别汁,循下焦而渗入膀胱”,以及《难经·三十一难》所说:下焦“主分别清浊,主出而不内”,认为清与浊相对而言,清指小便,浊指大便,皆为糟粕。

[ 本帖最后由 无动于中 于 2009/4/28 16:29 编辑 ]
四维五行与六气.JPG
发表于 2009/4/28 17:22:36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
 楼主| 发表于 2009/4/28 18:00:20 | 显示全部楼层

相火,元阳

按君火,凡火也;相火,真火也。凡火即心,真火即肾中之阳。 凡火居上以统乎阳,阳重而阴轻也,故居上为用(离卦二阳爻是也);真 火居下以统乎阴,阴重而阳轻也,故居下为体(坎卦一阳爻是也)。二火 虽分,其实一气(离卦二阳爻,坎卦一阳爻,合之而成乾。人活一口气,即此乾元之 气也。因乾分一气,落于坤宫,遂变出后天世界,此君、相二火之由来),诚阴阳之主 宰也。

五行各一,火分君相。君火高高在上,相火则周流六虚,代君行事。

郑钦安以坎离二卦解相火运行规律,个人发现,似乎,乾坤二卦说的更明白。

左升阶段:乾卦
              初九:潜龙,勿用
  九二:见龙再田,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
  九四:或跃在渊,
  九五:飞龙在天,
  上九:亢龙有悔。
 
右降阶段:坤卦
  上六:战龙於野,其血玄黄,
  六五:黄裳,
  六四:括囊;
  六三:含章可贞。
  六二:直,方,大,
  初六:履霜,坚冰至。
本人不懂易,其中具体细节,无法说得清楚,但总体趋势还是很清晰的:
子时一阳发动,起真水上交于心,午时一阴初生,降心火下交于肾。
一升一降,往来不穷,性命于是乎立。


[ 本帖最后由 无动于中 于 2009/4/29 14:42 编辑 ]
相火运行图.JPG
 楼主| 发表于 2009/4/28 18:31:37 | 显示全部楼层
真龙约言
夫真龙者,乾为天是也。乾分一气落于坤宫,化而为水,阴阳互根,变出后天坎离二卦,人身赖焉。二气往来,化生中土,万物生焉,二气亦赖焉。如坎宫之龙,初生之龙也,养于坤土之中, 故曰:“见龙在田”,虽无飞腾之志,而有化育之功。是水也,无土而不停蓄,龙也,无土而不潜藏。故土覆水上,水在地中,水中有龙, 而水不至寒极,地得龙潜,而地即能冲和,水土合德,世界大成矣。

窃思天开于子(子时一阳发动故也),而龙降焉。龙降于子,至巳而龙体浑全,飞腾已极(故五六月雨水多,龙亦出,皆是龙体浑全),极则生一阴。一阴始于午,至亥而龙体化为纯阴已极,极则生一阳。故曰:复一。一也者,真气也,天之体也,气虽在下,实无时而不发于上也。若离中真 阴,地体也,虽居于上,实无时而不降于下也。故《易》曰:“本乎 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此阴阳升降之要,万古不易之至理也。 业医者果能细心研究,即从真龙上领悟阴阳,便得人身一付全龙也。

--------------
龙属火,但主管水。是故火神、水神原本一家。中医界,水神、火神两派的是是非非,真是大水冲了龙王庙,一家人不认识一家人了,呵呵。


[ 本帖最后由 无动于中 于 2009/4/29 13:13 编辑 ]
long4z.JPG
 楼主| 发表于 2009/4/28 18:41:22 | 显示全部楼层
据说有某个三圣庙宇,供奉着如来、孔子和太上老君三个圣人。和尚进来把如来偶像抬到最前面顶礼膜拜,读书人进庙自然是把孔子偶像抬到最前面,大小道士们当时是抬太上老君。久而久之竟然起了争执。弄得三位圣人不胜其烦,并且渐生隙怨。最后还是如来有大智慧,说:我们三个本来相处和睦,现在竟然也慢慢的互相不满起来,都是被这些徒子徒孙搬弄的

这个故事应该说的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现在,派系林立,如来、孔子和太上老君三个圣人都分开供奉了,呵呵.

[ 本帖最后由 无动于中 于 2009/4/29 10:38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9/4/29 11:39:28 | 显示全部楼层

四维五运六气荣卫图



[ 本帖最后由 无动于中 于 2009/4/29 10:43 编辑 ]
四维五运六气荣卫.jpg
 楼主| 发表于 2009/4/29 11:55:54 | 显示全部楼层

命门探微

命门,乃生命之门。因其重要,故隐藏更深,千百年来,争争吵吵,难觅其踪。其实就是心包络(心主)

元阳即命,君相入门来聚,故曰命门。

命门即包门也,又名子户,又名子宫,又名血室。道家谓之丹田,又谓之玉房,其门居直肠之前,膀胱之后,当关元气海之间,以其精气由此出入,男女由此施生,故有门户之称,以其为生之门死之门,故谓之命门,故命门即包门也。经谓之心包络者,以其络属心也,后人谓之命门者,以其窍通乎肾也。

《刺禁》曰:七节之傍,中有小心。七节之傍,肾也。中有小心,命门也。命门为心火之相,故谓小心也。《胀论》曰:石瘕生于包中,寒气客于子门,早子门即包也。东垣云:包络一名命门,故心主也,包络也,命门也。一言而三名也,而谓之相火,心包络为相火之内司,三焦为相火之外配,复有三焦与命门配之疑者,缘不知命门之不偏居右肾,又不知命门之即包络。虞天民张景岳知命门之不在右肾,而不知命门之即包络。由不知包之非裹心包膜也。学者苟知包之非裹心外膜,又知命门之不在右,则知命门之即包络,而三焦两配之疑与脉诀遗失心包之疑,皆可豁然矣。

扶生氏曰:三焦者,际上际下之府,心包络者,际上际下之脏也。其形特异于诸脏腑,而世不察,以为名焉耳。三焦上贯膈而下注膀胱,故为诸阳之总卫。心包络上属心而下络包,故为阴之总司。三焦之气,虽云上贯膈而下注膀胱,而实则首面四支,无所不贯。心包络之脉,虽云上属心而下络包,而实则自夹脊双关,上透顶门,以至手足节髓无所不通。但三焦际于上下,而某原在下,故三焦谓之原气。《难经》曰:脐下肾间动气者,人之生命,十二经之根本也。心包络际于上下,而其主在上,故包络谓之心主。《内经》曰:膻中者,心主之宫城也,然则扶阳者求之卫气,而养阴者责之心火,其识上下轻重者乎?

更多信息,请看:http://www.ngotcm.com/forum/viewthread.php?tid=28295&highlight=%2Bzhangfor





[ 本帖最后由 无动于中 于 2009/4/29 11:02 编辑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6/11 01:14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